東北網4月19日訊(記者劉嘉 編輯彭佳麗)19日,記者從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局獲悉,《2017年度黑龍江省草原監測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17年,全省原生態狀況呈現逐步好轉的趨勢。

黑龍江省草原類型佔比圖(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局供圖)

黑龍江省草原綜合植被蓋度佔比圖(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局供圖)
報告顯示,全省現有草原207萬公頃,主要分布於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中、北部的山區半山區。全省草原年均鮮草總產量1000萬噸左右,乾草總產量約400萬噸,全省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75%以上,松嫩地區蓋度達65%,草原生態狀況呈現逐步好轉的趨勢。

工作人員進行草原監測。資料圖(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局供圖)
2017年黑龍江省草原生態建設,依托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獎勵政策和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工程等國家有關項目資金,以松嫩平原草原為重點,對退化、沙化、鹽鹼化草原,有針對性地采取補播改良、人工種草和圍欄封育措施進行生態治理。全年共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0088.5萬元,其中,全省15個牧業半牧業縣使用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資金9425萬元,共補播草原1.25萬公頃、人工種草1.33萬公頃、圍欄封育3.18萬公頃;松嫩平原地區有12個牧業半牧業縣實施了退牧還草工程,共完成投資663.5萬元,通過實施草原生態建設,項目區域內草原生態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報告指出,我省正在積極推進基本草原劃定工作。目前,全省15個牧區縣及區域內農墾系統對轄區內草原完善了基本草原劃定工作,草原面積基數80萬公頃,劃定基本草原66.7萬公頃,劃定比例80%以上,並按照草原法律法規要求,實行嚴格的基本草原保護和佔補平衡。預計2018年底,通過草原資源清查工作,全省將全面完成基本草原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