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訊(記者 霍梟涵)多年來,綏芬河市第三小學對照『六個好』標准,營造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立德樹人、教真育愛的良好氛圍,煥發廣大師生參與文明校園創建的積極性。學校結合綏芬河口岸城市特點,成為中俄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領導班子建設好,構建頂層設計
綏芬河市第三小學創建自上而下管理體系,分為校級領導層面、中間環節乾部層面、班組層面,全校形成一個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為推進文明單位創建活動,綏芬河市第三小學在原有各項制度的基礎上又特別制定《第三小學文明單位創建長期規劃》《文明單位創建考評細則》《文明教師、文明學生、文明班組評比條件》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學校每年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納入全年目標管理工作中,並將其作為各科室和教師的考核標准。

思想道德教育好,培養美德少年
近幾年,綏芬河市第三小學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各方面。利用學校宣傳欄、班級走廊的玻璃牆、黑板報等載體,廣泛宣傳『三個倡導』的基本內容,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德育網絡。該校結合重大節日深化『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活動、童心向黨歌詠活動、『向國旗敬禮』活動。
活動陣地好,提高學生素質
學校在教學樓設立宣傳櫥窗,班級走廊牆壁有文化展板,每個學期開展不同主題的展板比賽。學校還通過校園廣播為學生傳播新知識,宣傳學校各個年級的優秀少先隊員的先進事跡,報道學校每周發生的新聞事件,同時讓學生欣賞音樂和美文,提高學生品味。每學期學校都會安排低年級學生參觀學校榮譽室、音樂室、美術室、科學實驗室等專業科室。組織中高年級學生到國門德育教育基地、某部九連國防教育基地、建東村綠色農業勞動實踐基地等校外德育基地進行參觀實踐。
教師隊伍好,勤言傳重身教
綏芬河市第三小學注重加強教師師德制度建設。學校利用每周三、周四的政治業務學時間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在平時的常規教學中嚴格執行『教師十不准』,每學期召開『師德師風動員大會』。定期舉辦政治學習、法制教育、主題講座,要求全體教師能夠緊跟時代要求,時刻保持教師職業的光輝本色和使命感。開設學校道德講堂進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學校本著『一年合格、兩年上崗、三年優秀』的思路,呈梯隊式培養優秀人纔。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已經在綏芬河市第三小學常態化。
學校還組建了志願者幫扶隊伍,積極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如在向西藏捐衣物,向白血病兒童、貧困學生家庭、社區殘疾人家庭捐款捐物活動中全體教師都積極踴躍。
校園文化好,建設特色校園
為營造文明創建氛圍,促進學校整體發展,學校通過『文明科室評比』『文明班級評比』等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主題、特色,門口的班級名片上有自己班級的班風和班訓和全家福。
校本課開設了體藝、智藝、文藝等20多種不同內容、形式的課程,讓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學校每年定期舉辦校園藝術節、校園親子運動會、教師學生籃排球賽、乒乓球賽、師生遠足、『愛家鄉一日游』活動,既培養了師生團隊合作精神,又展現出了和諧校園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活力。
校園環境好,創設文明園地
近年來,綏芬河市第三小學配置了教學器材、器械,擴大了學校綠地建設的面積,重建瀝青運動場,全方位無死角安裝了數字化電子監控設備。購置了大量圖書和計算機,並建起了『百米校園文明長廊』。使學校創建文明環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充分的改善。為全體師生創造了一個環境優美、條件舒適的工作、學習環境。學校辦學場地獨立完整,周圍無網吧、歌舞廳等營業性娛樂場所;校門兩側無亂擺攤、堆放雜物等現象,確保校園財產和師生人身安全。
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
綏芬河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特點讓學校乘上了對外交流的大船,學校為了致力於中俄友好交流,在五、六年級設置了俄語校本課,確立了中俄交流的樓廊文化,用照片展示俄羅斯的風土人情,展示中俄師生交流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熟悉了解俄羅斯。音樂課上,孩子們學唱旋律悠揚的《喀秋莎》;班會課上,學生們繪聲繪色的講嘎麗婭的動人故事;舞蹈室裡,孩子們歡快地跳起俄羅斯民族舞蹈;校本課上,孩子們親手繪制俄羅斯套娃等手工藝品。
綏芬河市第三小學逐漸成為綏芬河市對外文化交流的領航者,大批俄羅斯教師帶著俄羅斯小朋友來到這裡,與中國的孩子共同游戲學習,共同成為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