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0日訊 『更高、更快、更強』,在成就奧運冠軍的道路上,無數次揮灑汗水,無數次跌倒爬起。我們佩服運動員、教練員,就是佩服那一份對理想執著追求的精神和永不放棄的力量。
關鍵詞:執著
『其實人生中很多事情能夠走向成功,都源於你的堅持。』來自哈爾濱阿城的23歲女孩蔡雪桐是中國單板滑雪隊運動員,從11歲加入省隊開始,她就開始了有『?勁』的運動生活。
『那時候每逢節假日,別的孩子都高高興興地回家,而我仍泡在滑雪場。』看著對自己一絲不苟的蔡雪桐,連教練有時候都會勸她,『做運動員也是可以適當偷懶的。』蔡雪桐卻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會偷懶。』憑著這股子執著的勁頭,2009年至今,蔡雪桐代表國家17次征戰世界杯,14度登上領獎臺,其中11次是冠軍。因此她連續4年拿到了世界杯總排名冠軍,多次創造了中國選手在世界頂級賽事中的歷史最佳戰績,成為當之無愧的巾幗英雄。『任何事都不會一帆風順。』蔡雪桐曾經右臂肱骨骨折,修養了一年後纔重回訓練場,然而憑著一股執著的?勁,也是在那一年她挑戰成功了前刃轉體900度,完成了運動員生涯中的最難動作。
『天賦和努力相比,我更相信踏踏實實的努力。』來自伊春的中國速度滑冰隊運動員高亭宇說。
在隊友眼裡,高亭宇身體瘦弱,不適合搞速度滑冰。剛到省隊的時候,高亭宇在隊裡是最差的,訓練總是最後一名,然而這激起了他更大的努力。『那時候我就想著做好訓練中的每一秒每一天,因為在競技賽場上,0.01秒都很珍貴,我要用我執著的努力去爭取每一個0.01秒。』為了做好每一秒,保持肌肉記憶,高亭宇每天重復靜蹲、單腳支橕、側蹬後引、滑行、重心移動等動作,每個動作每天要做十幾組甚至幾十組。就這樣,幾年下來,在烏魯木齊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冬季運動會速度滑冰青年男子500米決賽中,他一戰成名摘得金牌。『就像10000小時定律說的那樣,對一樣技術堅持不懈地實踐10000個小時,足夠讓任何普通人成為大師。』
關鍵詞:愛
『兒行千裡母擔懮。』說到自己運動生涯中父母對自己的關心照顧,為自己操的心,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運動員孔凡鈺感慨良多:『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親人的愛,他們的愛會鼓勵著我更加勇敢前行。』
在平昌冬奧會期間,孔凡鈺的父母比她自己還要緊張,一向淡定的父親,看直播時手心裡全是汗。『作為運動員,我不能總是陪在爸媽的身邊,而父母對我理解寬容,讓我一心訓練比賽。』回想起2014年訓練備戰索契冬奧會時,自己摔出腦震蕩被直昇飛機接走,爸爸從別的隊友嘴裡知道真相,心疼得幾次悄悄落淚,卻不會打擾她的康復和訓練的情景,孔凡鈺總是感覺那麼貼心、溫暖。
平昌冬奧會上,以我省輪椅冰壺隊為主力陣容的國家隊摘得我國冬殘奧會上首枚金牌,實現歷史上金牌和獎牌的雙重突破。國家輪椅冰壺隊教練員李建銳說,『對於祖國的熱愛,能讓你克服一切困難。』
2007年,國家委托黑龍江省殘聯組建輪椅冰壺隊,這是當時國內唯一的輪椅冰壺隊。輪椅冰壺和健全人冰壺有很多區別,許多實際問題不可能照搬健全人冰壺模式,國內教學訓練完全空白,所有的細節都需要在實踐中摸索。為了讓隊伍少走彎路,剛剛接觸這項運動的李建銳,強迫自己每天睡覺時間不能超過5個小時。2008年11月,這支成立僅一年的隊伍就取得了捷克輪椅冰壺世錦賽資格賽的第二名。
關鍵詞:追夢
談起夢想,中國冰壺輪椅隊隊長王海濤稱自己是『永不停歇的追夢人』。王海濤出生在依蘭縣愚公鄉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9歲那年突發急性脊髓炎,從此不得不以輪椅代步。命運的捉弄沒有使王海濤沈淪,一次偶然機會,他觀看一個殘疾人體育比賽的電視節目時,被那些殘疾運動員深深地震撼到了,『當時我告訴自己,我不能渾渾噩噩地度過一生。』
與正常運動員相比,殘疾人運動員在訓練中往往要承受更大的壓力和成倍的痛苦。然而夢想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力量,從入選國家輪椅冰壺隊,這條路,王海濤一走就是10年。
『無論經歷怎樣的磨難,人生都要活出樣子來。』中國殘疾人越野滑雪兼冬季兩項運動員吳君寶在12歲的時候,因為救助小伙伴全身50%被燒傷。
『接觸滑雪,使我真正開始有了自己的夢想,我暗下決心,一定要練出成績。』夢想,是人生的指引。有了新動力後的吳君寶全身心地投入到訓練當中,『每天訓練結束躺在床上,兩條腿像折了一樣疼。雪板很長,控制不好就會摔倒,我經常摔得青一塊紫一塊。』刻苦訓練給吳君寶帶來了豐碩的成果。2017年德國世界杯錦標賽,他取得越野滑雪短距離第9名的個人最好成績,2018年韓國平昌冬殘奧會上他拿到了冬季兩項短距離比賽的第八名,突破了自己的最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