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大掃除』向『衛生死角』延伸 哈爾濱春季『地毯式』環境整治讓城市更潔淨
2018-04-20 14:57:2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天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20日訊 城市環境是城市競爭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每年入春後,給城市『大掃除』就成了哈爾濱的『必修課』。今年,『大掃除』更加精細化,不斷延伸至『犄角旮旯』,要求消除『衛生死角』。

  出入城口:標本兼治防止回潮

  日前,記者在哈同高速出城口看到,一臺大型灑水車先將路面噴濕,石塊和灰塵被衝洗到道邊,緊跟其後的水掃車對道根進行衝洗,路邊留下的積水再由後面的水洗車進行收集。清掃完畢,路面整潔乾淨,來往車輛雖多,卻不見飛灰揚沙;而路兩邊的人行道和樹池也是整潔異常,不見漂浮物、紙屑等垃圾。道外區城管局保潔二隊隊長陳振濱告訴記者,他們每天凌晨4時開始作業,先是人工進行路邊清掃,撿拾影響掃道車作業的石頭、漂浮物、苯板塊等雜物,隨後大型清掃機械開始清掃。

  出入城口高聳的戶外廣告牌也是此次整治重點之一。記者跟隨香坊區城管局一行,來到了京哈高速出入城口。此時有礙觀瞻的巨大廣告牌匾已經被全部『下架』,但同行的工作人員隨手給記者指了幾處地點,一些尚未拆除的大型腳架和牆上留下的些許痕跡,不難看出,彼時這片區域牌匾廣告亂設現象非常嚴重。該處出城入城口只是一個縮影,通過全員上崗逐戶走訪勸說、靈活執法逐個突破等大量細致工作,執法人員成功將區域內出入城口整治工作圓滿完成。

  據介紹,哈市城管部門以哈雙北路、哈雙南路、先鋒路、萬寶大道等十條主要出入城口道路為主線,對出入城口收費站周邊及沿線道路兩側的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整治,清理道路兩側邊溝、路肩積存的污冰、垃圾和雜物。

  為防止環境治理問題回潮,哈市還建立了長效管理機制,落實崗位責任制。同時,哈市城管局還每天派員深入清理整治區域,檢查督導各項工作進展情況,采用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下發限時整改通知。對於問題嚴重的單位采用通報、約談等方式責令相關負責人限期整改。

  村鎮衛生:納入市級一體化管理

  在今年召開的春季城市環境清理整治工作會議上,記者了解到,今年哈市將推進城區村鎮環境衛生一體化建設,這意味著主城區下轄未納入一體化長效管理的村屯,將被納入市級一體化管理,一直被忽略的村屯環境將發生巨變。

  日前,記者來到阿什河香坊區一段看到,幾名環衛工人正在進行保潔作業,清理河兩岸垃圾,撿拾漂浮物,乘橡皮舟打撈河裡垃圾,河兩岸可視范圍內不見垃圾!隨後,記者又驅車來到香坊區成高子鎮紅鮮村,一條小河繞村而過,隨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這條小河是流動的「垃圾站」,兩岸和河中都是村民傾倒的生活垃圾,如今經過環衛工人們的清理,周邊環境已煥然一新。』

  進村後,大路小徑、房前屋後不見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的景象,在一處大型垃圾箱旁邊,傾倒垃圾的村民李大爺說:『以往村民都是「自掃門前雪」,垃圾更是隨意傾倒,自從村裡有了環衛工人,村裡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變了,自身素質也提高了,鄉風文明也隨之提高!』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香坊區『四鎮一辦』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實現了村鎮管理從粗放式到精細化的根本轉變。

  記者從哈市城管局環衛辦獲悉,到今年年底,將6個主城區下轄的尚未納入市級環衛一體化管理的村屯及呼蘭區河口濕地周邊的腰堡街道納入一體化管理范圍,共涉及21個鎮、149個行政村、418個自然屯,市、區、鎮共同出資,全面落實垃圾收運體系建設及環衛長效管理。

  居民庭院:建立臺賬摸底排查

  記者日前來到了南崗區花園街附近,這裡大多數小區都屬於老舊小區,多建於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走進其中的274號院內,建築雖舊,環境衛生卻收拾得極為整潔,記者又隨意走進幾處樓道,樓道內不見垃圾雜物,扶手不見浮塵,榮市街工委書記王軍告訴記者:『我們街道地處城市中心位置,毗鄰秋林商圈,人流量非常大,是城市形象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保證庭院衛生,我們制定了嚴格的保潔作業流程。入春後,我們開始進行徹底「大掃除」,消除冬季痕跡,庭院做到日清;為保證樓道內潔淨如家,我們采取家政式作業,掃帚掃塵、抹布抹灰,每周一次。』這只是哈市春季居民庭院環境衛生整治的一個縮影。

  記者從哈市城管局獲悉,各區城管局及辦事處正在對庭院內的污冰殘雪堆、垃圾堆、裝殘堆、爐灰堆以及綠地廢棄物進行集中清理整治,確保不留死面、不留死角,使庭院內綠地衛生整潔,無垃圾、雜物等;此外,同時哈市城管局環衛辦每日組織檢查組對城區居民庭院、背街背巷的污冰殘雪堆、垃圾堆、裝殘堆、爐灰堆進行摸底排查,建立檢查臺賬,及時督辦相關責任單位落實整改,哈市城管局環衛辦也將對各區整改情況進行復檢,確保整改達標。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