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搜 索
校企合作共謀發展 哈工大人與中國航天攜手共進
2018-04-20 23:46: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培香 閆明星 吉星 張妍 劉忠奎 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0日訊(劉培香 閆明星 吉星 張妍 劉忠奎 記者 霍梟涵)『校企合作開新篇,共謀發展心相連。攜手共進創偉業,同鑄輝煌為航天。』回母校洽談合作時,許達哲校友用這樣一首詩,為哈工大與中國航天的未來描繪了一幅宏偉的藍圖。

哈工大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簽署人纔合作協議。(圖片來源於哈工大)

  多年來,哈工大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組織聯合攻關,已逐步形成了航天科研特色,以發展關鍵技術為推動,以承擔重大任務為目標,技術研制與技術儲備相結合,承接大型尖端工程項目。目前,在航天項目工作中,哈工大所開展的研究覆蓋面廣、偏重基礎、注重創新,是哈工大科研工作切入『航天』的生命線和關鍵點。哈工大在仿真、新材料、計算機及共性軟件、先進制造、有效載荷等16個跨行業領域和具有明顯航天特色的衛星技術、制導與控制、發動機、航天工藝等8個行業領域的立項和經費在全國高校中首屈一指。目前,哈工大統籌規劃,建設了一批航天尖端技術研究基地,形成了基礎理論研究與航天工程應用研究兼顧,相互支橕、相互促進的學科布局,凝練成了立足航天、民用通用的科技創新方向。

  近年來,哈工大完成一批我國首次開展、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航天重大核心任務,以小衛星、空間機械臂、激光通信、激光遙感、新體制雷達等為代表的一批標志性成果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哈工大已發展成為我國新概念航天器及有效載荷的創新研發基地。

  先進微小衛星平臺技術、空間機械臂技術、星地激光鏈路試驗、快舟星箭一體化飛行器技術及應用、『神光III』激光裝置中的靶場光電及控制系統,哈工大連續4年有5個重大標志性項目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其中4個項目涉及航天領域,『星地激光鏈路系統技術』項目還榮獲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從1991年的一篇碩士畢業論文到2011年的我國首次星地激光通信鏈路試驗的圓滿成功,再到2014年的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馬晶、譚立英教授帶領哈工大星地激光鏈路通信團隊,用20餘年的堅守與執著,在國際上第一次成功進行了雙向多種數據率在軌激光通信,奠定了我國空間激光高速實時動態網基礎,使我國擺脫了空間信息傳輸面臨的數據下不來、反應不及時的困境,對我國空間戰略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將引發空間信息傳輸領域的革命。該成果是我國衛星通信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標志著我國在空間高速信息傳輸這一航天高技術尖端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莫謂星地通如許,更星間鏈路待接續。』在馬晶和譚立英看來,這僅僅是序曲,衛星激光通信事業還要繼續下去,『我們今後的夢想就是建立天地一體化的激光高速信息網絡,實現天地高速互聯。我和我的團隊將繼續為實現這一夢想作無畏的追夢者。』

  劉宏教授主持完成的具有精確定位和手爪精細操作能力的空間機械臂是航天器在軌維護的核心裝備,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為空間機械臂在我國空間站建設、行星探測等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哈工大還面向航天企事業單位,建立產學研聯盟。2008年11月,哈工大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建立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科技集團聯合技術創新研究中心』。2010年6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投資5億元,與哈工大共建空天科學技術創新研究院,圍繞世界空天技術領域發展熱點,重點開展空天飛行器系統技術、空天信息技術、空天材料技術、空天能源與動力技術等領域的研究,為提昇中國空天技術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國際一流大型航天企業集團和世界一流大學創造條件。

  2010年5月,哈工大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決定共建5個技術實驗室,為打通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系統集成創新到成果轉化與規模產業化的整條價值鏈提供了契機,為我國航天事業、國防事業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3年,以哈工大與航天科技集團聯合成立的空天科學技術創新研究院為基礎成立宇航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首批14個『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之一。

  2015年9月,哈工大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共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大科學工程『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立項批復,標志著我國航天領域唯一的、也是我國東北地區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式落戶黑龍江。該項目將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20億元,其中國家支持15億元,佔地面積約為36萬平方米,建有空間綜合環境模擬系統、空間等離子體環境模擬系統、空間磁環境模擬系統、數值仿真與中央監控系統等。

  2015年10月7日,由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哈工大、長光衛星公司共同研制完成、哈工大曹喜濱教授任衛星系統總師的『吉林一號光學A星』發射成功。該星是我國首顆自主研發的商業高分辨率對地觀測光學成像小衛星,可以為國土資源監測、土地測繪、礦產資源開發、智慧城市建設、交通設施監測、農業估產、林業資源普查、生態環境監測、防災減災、公共應急衛生等領域提供遙感數據支持。該星的成功發射和在軌運營將邁出我國航天遙感商業化、產業化發展的重要一步,對於促進我國航天領域創新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吉林一號光學A星』的研制模式是校所產學研結合、協同創新、多方參與、優勢互補、加速航天高技術成果產業化的成功探索。這次成功對哈工大微小衛星技術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提昇學校自主創新能力、知識貢獻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具有積極意義。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黑龍江與航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