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中俄俄語教學專家:『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兩國深層次交流合作
2018-04-22 21:2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銳 陳永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22日訊(記者 張銳 陳永妍)22日,在『中國與俄羅斯的俄語教學:創新實踐』國際論壇框架內舉行的俄語公開課和研討總結會上,中俄俄語教學專家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兩國深層次交流合作,對培養俄語人纔加強兩國民心相通和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提出了很多切實觀點。

俄羅斯東北聯邦大學語文系主任斯維特蘭娜·佩特洛娃在論壇上提出建議。東北網記者 張銳 攝

  俄羅斯東北聯邦大學語文系系主任斯維特蘭娜·佩特洛娃說,得益於『一帶一路』的倡議,俄羅斯和中國有了更深層次的交流和合作。在中國學習俄語的人越來越多,也為俄語的傳播提供了機遇和發展。斯維特蘭娜·佩特洛娃表示,聽到中國同行的想法很受啟發,想與黑龍江大學共同建立一個俄語專家的在線平臺,為今後的教學、人纔培養提供交流平臺。

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院長孫超發表對人纔培養的建議。東北網記者 陳永妍 攝

  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院長孫超認為,為加強溝通俄羅斯民眾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在俄語教學中要主動將中國文化、區域學等內容融入到人纔培養方案,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加大與國外高校合作力度,為學生多創造出國留學的機會,提昇其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此外,『一帶一路』沿線涉及60多個國家,單一語種人纔的培養難以滿足國家對人纔的需求,復語、三語都可能是未來人纔培養的方向。

黑龍江大學趙為教授接受采訪。東北網記者 張銳 攝

  黑龍江大學趙為教授認為,中國的俄語教學要通過為國家培養大批高層次的翻譯人纔,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語言除了交流溝通的作用,還有著承載文化、傳播文化的內核。我們一直在強調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但多在本族語承載本族文化的語境下討論這一點。若要用俄語承載中國文化,就必須具有較高的漢語和俄語水平。』他說。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重走振興路 相約在龍江

【專題】新時代的中國:黑龍江,走振興新路,約世界同行

【專題】共建"一帶一路" 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