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貼心舉措解決企業發展堵點痛點 七臺河推出"六零""六最"服務
2018-04-23 09:27:0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袁曉玲 文天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23日訊 今年以來,七臺河市按照踐行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進一步加速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積極謀劃『不唯煤、超越煤』,以打造最貼心的服務體系為目標,在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推出了『六零』『六最』新舉措,全力推動城市轉型發展,實現全面振興。

  『零推諉機制』為企業提供『最簡便』的審批准入體系。七臺河市把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作為關鍵,凡是網上能辦的事項一律網上辦理,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提供『不見面』『最多跑一次』的審批和服務,規定審批時限由109天大幅壓縮至32天,市級行政事業費實行『零收費』。同時,商事登記實現『23證合一』。該市始終堅持需求導向,把滿足企業需求作為根本,用真心、敢突破、出實招,加速制定和完善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進一步健全政策體系,全力扶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零關系辦事』為企業提供『最給力』的資金支持。該市現在設立2億元產業發展引導資金、4億元石墨烯新材料產業發展基金,支持民營企業轉型昇級。對年納稅金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按照新增地方財政貢獻50%?70%給予獎勵。同時將發展石墨烯產業作為新材料新能源的先鋒軍,充分利用優質石墨資源,與周邊地區錯位發展,加快推動石墨產業園規劃建設,積極引進戰略性投資者,加快轉化石墨烯應用最新成果,准進負放材料、石墨烯應用、高端石墨三大產業集群,打造『中國石墨烯小鎮』……通過這些實實在在的行動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助力。作為資源型城市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於創新驅動。目前,該市正在全力推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綠色食品、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發展,初步形成了多點支橕、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新產業格局。在堅持創新驅動方面,該市與清華大學、哈工大、東北農業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吸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廣的項目落地。在引進新技術的同時,該市還建設了石墨產業、生物發酵產業等一批專業產業園區,通過搭建平臺促進項目『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此外,該市還在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方面下功夫,積極培育新理念、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全市電子商務產業蓬勃發展,『雙創』已經成為該市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零障礙標准』給企業發展提供『最實惠』的要素支橕體系。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纔,人纔支橕是資源型城市堅持高質量發展的保障,七臺河轉型發展既要吸引人纔,更要留住人纔、用好人纔。針對實體經濟的發展,要讓企業覺得七臺河市是真正的政策窪地,為此,該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吸引人纔的優惠政策,積極探索建立獎勵機制和競爭評價體系機制,充分實現了人纔的有效激勵及合理使用。

  『零門檻導向』做企業後盾讓企業擁有『最可得』的融資扶持體系。該市擴大中小型工業企業貸款周轉金至1億元,與此同時,要求金融部門考核企業通過動產抵押、專利權質押、應收賬款可融資,開展順位抵押,開展民營企業融資的可得率,來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該市堅持全面、持續和深入地推進『放管服』改革,堅持把權力放到位、把監管做到位,把服務優化到位,並且繼續轉變職能,深化流程再造,通過在審批與監管上做『減法』,努力在提供優質服務上做『加法』,進一步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最給力』的資金扶持體系。針對市民管經濟『小、散、弱』的特點,堅持不僅盯住『大』,同樣抓好『小』的工作思路,公平有效地發揮政策扶持的引導作用。特別是要密切關注處於起步期、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加大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新材料產業基金、地方財政稅收按比例返還等政策的扶持力度,更好地促進企業成長壯大。

  『零距離服務』為企業提供『最直接』的溝通服務體系。企業有訴求,該市政府第一時間來幫企業回答,幫企業解決,市政府還創新開通了『微市長』『微區長』和『微警長』微信群,通過軟件24小時為企業提供在線服務,解決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從而真正轉變觀念,勵志當好企業的『服務員』,為企業服好務。

  『零乾擾制度』情牽企業家,為企業家構建『最貼心』的關愛服務體系。一個城市的發展,能不能有活力,能不能把動力釋放出來,關鍵看企業家精神能不能得到弘揚,企業家的纔華能不能得到釋放,企業家的隊伍能不能壯大。因此,關愛企業更要關愛企業家,新時代啟航之際,七臺河發展離不開企業家的貢獻,該市把企業家成長作為重要工作,在『黃金10條』政策中明確規定了重視弘揚企業家精神、釋放企業家纔華、壯大企業家隊伍。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七臺河市將以『六零』『六最』更好地為企業降低稅費成本,通過打造政策窪地建設經濟高地。同時,通過一系列普惠企業的貼心舉措,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解決企業辦事的『堵點』『痛點』,努力將政府打造成讓百姓最滿意、讓企業最滿意的『兩最』型政府,用最實的舉措為民營經濟發展助力。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