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員劉伯明在載人航天展區現場與中小學生互動。蔣國紅 郭俊峰 蘇強攝
黑龍江日報4月24日訊 『在飛船中,能否看到漂浮的太空垃圾?』『如果通訊出現故障,和地面失去聯系,飛船是否能自己返回地球?』『植物在太空中是朝哪個方向生長?』24日,黑龍江籍航天員劉伯明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二校區的載人航天展區與我省中小學生進行現場問答互動,交流航天科學知識。
參加此次互動交流的5名中小學生代表分別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和哈爾濱市復華小學,他們其中大多是參加過科技作品制作或對航天知識興趣較高的學生。在互動交流現場,學生們神情激動,踴躍提問。
『在太空中,看到的星星是什麼樣子的?』『返回艙進入「黑障區」,航天員的感覺是什麼樣的?』『神舟飛船是如何控制在自己的軌道上飛行的?』『在太空中是否使用北京時間?』……面對學生們充滿想象力的提問,劉伯明都一一給予細心回答,並借著提問,讓同學們了解更多的航天知識,培養他們從小對科學、對國家民族的熱愛之情。
『在太空的幾天裡,我們充分體驗到了身體在失重狀態下那種輕靈飄逸的美妙感覺,我們看到祖國清晰的海岸線,看到了新疆塔克拉瑪乾大沙漠,看到了祖國寶島臺灣,實在太美了,就像鑲嵌在海洋上的綠色翡翠。』劉伯明激動地對同學們說,返回地面後,能充分表達這種感情的語言,只能是,『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劉伯明還向同學們講述了自己的難忘經歷:『在執行任務中,面臨艙門打不開,軌道艙失火的警報,是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堅定信念,讓我們義無反顧地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他說:『載人航天是一項高風險、高危險的事業,航天員大隊成立那天,全體航天員面對五星紅旗莊嚴宣誓,其中一句話就是: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永遠高於一切,為實現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我們不怕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