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5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國資委公布了去年處置『僵屍企業』成績單。在2017年哈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哈市國資委的年度責任目標是完成1~2戶市屬國有『僵屍企業』的清理退出工作,而在實際工作中該委自加壓力,通過一企一策、分類實施等方法趟出新路子,全年共清理退出15戶『僵屍企業』。其中僅工投集團清理的4戶『僵屍企業』每年就節省費用近百萬元。
『去年,哈市打響了三年國企改革攻堅戰,作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牛鼻子」,為國有資產「止血」的「僵屍企業」清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哈爾濱市國資委副主任韓旭明說。2017年,在國家、省、市沒有出臺相關處置標准及政策的情況下,哈市國資委本著不等不靠、積極推進的原則,制定了哈爾濱市國有『僵屍企業』標准,在全市開展了國有『僵屍企業』基本情況調查。調查中,9個出資企業集團上報了120戶『僵屍企業』,其中:市政建設集團8戶、哈藥集團14戶、水投集團6戶、工業公司44戶、供水集團7戶、哈投集團9戶、哈西集團1戶、物業供熱集團28戶、住房集團3戶;涉及在冊職工4256人、退休職工29026人;資產總額43億元,負債總額47.5億元;拖欠職工費用4.15億元;拖欠社會保險費2.59億元。
『本著先易後難、典型引路的思路,2017年我們選擇了6戶企業集團中的15家企業為突破口,全力推進「僵屍企業」清理工作。』曾在2017年負責此項工作的哈市國資委專員張宇星說,各出資企業集團在學習借鑒外地市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集團實際狀況,采取『分類施策、一企一策』的方式,積極探索和推進『僵屍企業』的清理退出工作。
據張宇星介紹,此次清理共采取三種方式:一是托管退出方式,以哈工業公司所屬的4戶『僵屍(空殼)企業』為例,這些企業欠稅較多,退休人員無法移交社會化管理,為此集團公司集中托管企業資產和退休人員,使『僵屍企業』不再發生費用支出,待時機成熟時,再辦理銷號;二是銷號退出方式,以哈住房建設發展集團所屬2戶企業為例,該集團采取直接辦理工商、稅務注銷的辦法,完成銷號退出;三是清算解散退出方式,以哈供水集團、水投集團等下屬9戶企業為例,這些企業基本上都是無人員、資產負債比較清晰、企業基本不欠稅,通過先清算解散,再辦理注銷稅務和工商登記方式。
哈市國資委企業改革處處長傅明濤介紹,今年將在進一步夯實『僵屍企業』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對『僵屍企業』進行分類剖析,學習借鑒外地市成功經驗,研究制定哈市清理退出國有『僵屍企業』指導意見。同時,繼續強力推進工業公司等出資企業集團『僵屍企業』清理退出工作,確保納入試點的『僵屍企業』年內全部清理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