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8日訊 4月23日,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加快實施『工業立市』戰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變化不斷增加。一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長3.5%,總體呈現『穩中有進、結構優化、質量提昇』的發展態勢,主要指標好於預期,實現了良好開局,為確保完成半年『雙過半』發展預期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今年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從工業用電量上分析,全市工業用電量已連續14個月實現正增長,在十個工業行業中用電量『八昇二降』,能源業、冶金業、紡織業和其他行業,一季度工業用電量同比增幅較大。在全市重點工業企業中,恆豐紙業、紅星乳業、北方工具、低溫等離子等企業銷售收入增長較快。農業生產開局良好,種植結構將進一步向經濟作物優化,一季度全市畜牧業奶牛、肉牛存欄數和出欄數均有所增長。
在『三駕馬車』中,全市產業投資穩中有進,對外貿易增長勢頭正勁,社會消費保持活躍。一季度,全市產業項目投資完成20.4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開復工產業項目數量達到86個,完成投資1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3%和99.5%。全市進出口總額實現90.7億元,同比增長35.8%,佔全省外貿總值的23.6%,進出口額位居全省第二。從口岸過貨實物量看,綏芬河、東寧兩個口岸共進出境貨物311.9萬噸,同比增長11.4%;從口岸過境商品看,煤炭、鐵礦砂、酒類等商品進口實現增長,水果、木制品、橡膠輪胎等商品出口實現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54.1億元,同比增長6.8%,主要消費熱點集中在飲料、體育娛樂用品、通訊器材等商品,而房地產和旅游市場也成為帶動社會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實現『雙提昇』,實現旅游收入21.6億元。
此外,從財稅結構、居民收入、民生社會等方面看,一季度我市經濟還呈現出『質量提昇』發展趨勢。其中,在『雙創』、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的推動下,全市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646元,同比增長16.5%,遠超GDP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