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鐵力三大舉措助力脫貧攻堅
2018-04-30 08:14:1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肖民弼 馬少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30日訊 鐵力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聚焦癥結,開良方、下猛藥,舉全市之力,從出臺政策、發展產業、結對子三個方面,向貧困頑疾發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鐵力市把強化政策支橕作為扶貧工作的基礎性內容,大膽創新,研究出臺了一批有利於解決扶貧難點問題的政策方案,為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開出了政策良方。改善農村面貌、建設美麗鄉村既是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激發農民內生動力和破解農村貧困化、農民貧困化的對癥之舉。鐵力市針對縣級財政實力有限、『撒芝麻鹽』式的投入無法從根本上改善農村面貌的客觀實際,轉變思維,在國家和省兩級農業發展銀行的有力支持下,積極爭取了2億元政策性貸款,其低利率、期限長的政策性支持,既不增加財政負擔又可讓農民提前受益,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破解了資金瓶頸。在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各項建設任務的基礎上,突出抓好村村通路、點亮鄉村、村容整治等『四大工程』,逐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在實施村村通路工程中,先後投入4580萬元,累計新建、改造農村公路82.7公裡,全市76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了道路硬化,農村交通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發展產業是擺脫貧困的根本途徑,而『融資難』『融資貴』正是阻礙扶貧產業發展的核心癥結、最大短板。為此,鐵力市把破解這一難題作為重要工作任務,努力探索更多金融扶貧模式。在設立市級扶貧周轉金650萬元的基礎上,積極對上爭取了伊春市扶貧貸款2300萬元,有力緩解了扶貧融資壓力。

  )結合土地確權頒證,給農民『還權賦能』,以產業扶貧為平臺,將銀行、合作社、農戶三方綁在一起。政府主導產業扶貧的發起、組織、實施,協調銀行、合作社和農戶之間的合作與利益分配,並通過提供貸款貼息和扶貧專項資金。近兩年,共有15個扶貧產業項目獲得鐵力市財政周轉金及融資貸款,累計帶動貧困戶1630人。同時,鼓勵貧困戶通過小額貸款形式,積極謀劃家庭種養、民宿等產業促進脫貧。

  鐵力市還強化駐村結對幫扶,集中整合並積極發揮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的幫建作用。實現76個行政村駐村工作隊全覆蓋,並向34個行政村派駐第一書記,幫扶單位由2016年的83個增加至現在的128個。工作中,注意整合優化各方力量,做到『靶向定位』『精確制導』,堅持『對癥下藥』,引導和幫助貧困群眾在除舊貌、挖窮根、築富基上花力氣、下功夫,不斷提高脫貧攻堅的深度、力度和廣度。鼓勵社會組織幫扶,目前已有43家企業參與到扶貧工作中來,總計投入幫扶資金(含物資折合款)210萬元。

  鐵力市在去年3月先於全省部署,率先啟動了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以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對已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情況進行了全面查,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逐戶落實保障措施,確保脫貧戶真正達到脫貧標准。按照全省脫貧攻堅『回頭看』的總體部署,該市立足脫貧攻堅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實事求是,查漏補缺、立行立改,在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出臺《鐵力市脫貧攻堅工作『回頭看』實施方案》,突出『回到原點全覆蓋』,重新開展精准識別和精准退出工作。專門研究制定了《鐵力市2017年度脫貧攻堅精准識別、精准退出實施細則》,確保應進必進、應出必出、應返必返。

責任編輯:彭佳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