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日訊 互聯網時代,發生簡易交通事故已經不再是傳統處理模式。街頭警務室內,一部聯網的手機,幾分鍾就能處理完一起交通事故。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快處快賠中心成立近兩年來,處理簡易交通事故越來越快捷,越來越方便,『互聯網+公安服務』的深入融合和創新發展模式,在全省率先樹立了事故處理『大慶模式』的交管名片,有效提昇了服務效能。
5月2日,記者在交警支隊了解到,五一期間,我市又有三家快處快賠服務網點正式投入使用,將簡易交通事故處理的服務觸角再度延伸,覆蓋全城。
全市又新增多家服務網點
『上班路上發生車禍,沒想到處理完了都沒耽誤上班時間。』5月2日,假期後上班頭一天,東風新村王女士駕車過程中,不小心將前面的車輛追尾。
兩人在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來到萬達警務室,快處快賠工作人員通過手機,沒用上10分鍾,就處理完了這起交通事故。王女士告訴記者,開車四五年,她第一次發生交通事故,讓她驚訝的是,現在處理交通事故居然這麼簡單,她本來還以為要請一天假,沒想到處理完事故,上班時間還很充裕,她只要自己安排時間修車就可以了。
快處快賠中心民警劉岩告訴記者,因為是沒有傷亡的簡易交通事故,責任清晰,損失也都不大,快處快賠就是為了方便群眾快速處理交通事故,不影響交通通行,也不影響當事人自己的事情。
年初以來,中心在全市原有分中心基礎上,試點在薩爾圖區萬達警務建設了輕微事故快處服務點,使快處服務前置街頭,有效化解了主城區重點路段周邊的道路交通事故,避免了因輕微事故造成的道路擁堵。
在試點取得成功後,中心迅速復制成功經驗,在西城區電業警務室、南城區乘信崗警務室建設服務網點,五一期間,又在東風新村地區沿湖崗警務室、瀚城崗警務室分別建設2處服務點,在汽車城成立分中心,使全市快處快賠服務網點增至14處,處理范圍覆蓋全市轄區。
5個街頭警務室經過3個月運行取得較好效果,日均處理案件量30餘起,累計受理案件2000餘起。
延時服務方便市民
交警上班時間有限,可交通事故卻可能時時發生。晚上5點鍾的下班車流量高峰期,往往也是簡易交通事故發生的高峰期。這個時間段發生交通事故,如果車輛滯留行車道,勢必會帶來更大的交通擁堵。為此,全市9個快處分中心及5個警務室全部開展延時服務,工作時間為每日8時至17時,午間及節假日不休。『萬達警務室快處服務點』還試點開展了夜間延時服務,工作時間延遲到19時,使晚高峰期間道路交通事故也可在當日處理完畢。
劉岩告訴記者,目前全市70%-80%的簡易交通事故都是由快處快賠中心受理。這樣的處理方式越來越被群眾接受。
擴大受理范圍惠及更多人
在快處中心建設初期,中心規定僅受理市區主乾道路兩車相撞事故,且事故車輛需具備車輛號牌與交通強制保險,辦理過程中當事人需提供相應證件原件,否則不予受理。後來,中心放寬四縣、大同分中心受理機動車與無牌或無保險『五小』車輛相撞引發的交通事故,將受理條件擴大為全市包括高速公路、省道、油田公路、村屯道路所有道路上發生的事故,均可履行快處快賠流程。辦理過程中,當事人因未攜帶相關證件原件的,可通過公安網查詢人員或車輛信息進行驗證,減少當事人二次辦理。
快處快賠方便的同時,也有效打擊了『騙保』行為,先後為我市保險企業偵破各類保險欺詐案件120餘起,刑事拘留4人,行政拘留38人,為保險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20萬餘元。
大慶晚報記者尹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