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首屆國醫大師張琪事跡報告會舉行 女兒講述父親的品格是『傳家寶』
2018-05-06 14:42:15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6日訊(記者 周秘) 3日,由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舉辦的首屆國醫大師張琪同志事跡首場報告會在哈爾濱和平?賓館和平會堂舉行。5月4日、5月8日分別在大慶市、鶴崗市舉行報告會。

宣講人張佩青。

  張佩青是全國首屆國醫大師張琪的女兒,也是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腎病科的一名醫生,是張琪學術繼承人之一。『我的父親1922年出生在河北省樂亭縣農村,自幼受其祖父熏染,立志學醫,研習醫籍,一生鑽研求索,救濟蒼生。直至如今,96歲高齡的父親仍然堅持不懈地學習,研學各種中醫書籍,工作在臨床科研和教學一線。他帶領團隊幾十年如一日,攻克腎病疑難雜癥,撰寫多部醫學經典,使龍江的中醫腎病專科享譽全國,挽救了數十萬人的生命。』張佩青說。

  張佩青宣講時說:『我家裡姐弟七人,父親關心每個子女的學習、成長和進步,但從不強求,尊重每個子女的愛好和選擇。現在,我們家裡四世同堂, 41口人。在第三代孫兒輩的9個人中,有博士後1人,博士3人,碩士3人。父親的外孫王海是一名醫生,2007年報名參加援藏醫療隊,在身體條件不適應的情況下堅持在藏工作八個月,出色完成了各項醫療工作;父親的外孫朱四強是一名外科醫生,2013年在孩子剛剛1歲時參加維和部隊去馬裡,並擔任副隊長負責醫療工作。我的家人無論工作多忙多累,經常抽時間聚在一起,陪伴父母,全家人都積極向上地工作和生活著。這些都是父親平日言傳身教的結果。』

  『很多人都想知道國醫大師長壽的秘訣,或是養生的方法。我父親總說他沒有什麼秘訣,就是心情愉快,順其自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最大的愛好就是看病。他從不刻意養生,就是規律生活,心態平和。他現在仍然堅持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寫一個小時書法,這麼多年從未間斷。不出診的日子吃完早飯就在書房裡讀書,整理醫案,讀患者或友人、同行來信,或寫回信,大約1到2小時左右。同時,父親在室外練習三浴功,堅持了二十多年,受益很大。近幾年因為身體原因在屋裡鍛煉,打打太極拳或八段錦。』張佩青說。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