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看廣告賺外快?組織考察旅游? 投資理財小心這6大幌子
2018-05-07 08:51:29 來源:生活報  作者:楊雪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5月7日訊 投資理財類詐騙,是利用受害人尤其是中老年受害人,在前期投入少量資金短期內就能收到『高額回報』的心理,設下誘餌。受害人為了持續獲取巨額收益,會不斷地注入大量資金,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哈市公安反詐騙中心發現,近期投資理財類詐騙出現多種新形式,並發出預警,提醒廣大群眾,如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投資』『理財』項目,務必警惕。

  1.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等為幌子。一些返利網站在提現時設置諸多限制,參與人不可能將投入的資金全部取出,有的將返利金額與參與人邀請參加的人數掛鉤,成為發展下線會員式的類傳銷平臺。

  2.以投資境外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投資金額不限且許諾固定回報,多為噱頭吸引投資。

  3.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免費』養老為幌子。以投資養老公寓或其他養老項目為名,承諾給予高額回報、或以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

  4.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看似高大上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實際是非法集資行為,噱頭更為新穎、隱蔽性更強。如果投資人不是對新興金融投資領域有多年的專業知識,很容易被引誘落入非法投資的圈套。

  5.以『扶貧』『慈善』『互動』等為幌子。有的以未登記的非法社會組織的名義直接開展非法集資活動,有的利用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通過在這些組織下設立分支機構等方式合作開展活動,欺騙性很強。

  6.以組織考察、旅游、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不法分子往往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驗、免費旅游、發放小禮品、親情關愛方式騙取老年人信任,吸引老年人投資。

  哈市警方提醒,由於這些『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服務器大多設在境外。一些非法集資人員租用境外服務器搭建網絡集資平臺,將涉案資金非法轉移至境外等方式躲避國內監督打擊,所以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轉賬需謹慎。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