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7日訊 6日是農歷立夏,記者在采訪哈爾濱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周妍後了解到,春夏之交人體陽氣旺盛,不應過於進補,以免因陽氣過盛而上火,應以清淡的食物為主;夏季人體容易出汗,因此應減少汗蒸、藥物發汗、運動發汗等人為發汗,以保存人體內的陽氣。
整日熬夜打游戲小伙體力不如女同學
20歲的大鵬是某高校的學生,唯一的愛好就是打游戲,經常打通宵。近日他又在打排位賽,連續熬夜半個月,結果在班級勞動的時候體力差極了,搬東西還不如女同學。『我現在感覺全身沒勁,而且總感覺冷。』大鵬對醫生說。
周妍介紹,立夏前後陽氣回昇,可以早起床,但是到晚上陽氣回落的時候應該注意休息,以保養一天的陽氣。心為陽髒,主陽氣,心髒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心髒的陽熱之氣不僅維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如果短期熬夜加班,倒也損傷不大,但是如果長期以來一直晚睡晚起,就會打破人體自身的平衡,最終損傷陽氣了。
傳統中醫學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髒的保養。
一周天天燒烤涮女子吃得嘴苦心煩
3日,一名女子來到哈爾濱市中醫醫院就診,她已連續多日感到嘴裡苦,而且嗓子一直發乾。女子表示,4月下旬外地朋友來哈,她一周時間天天燒烤涮地陪朋友吃飯,還有各種麻辣串、麻辣燙。送走朋友以後,她就感到嗓子乾,嘴裡苦,而且總是心煩。
周妍副主任表示,春夏之交陽氣上昇,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在其他季節補一些陽氣倒也適宜,但這個季節補極易出現上火癥狀,表現為咽乾口苦,小便發黃、引發粉刺痤瘡,還會因降低免疫力而出現過敏。因此,建議在膳食調養中,應以低脂、低鹽、多維生素、清淡為主。
醫生:夏季感冒少用發汗藥以免陽氣損傷
周副主任表示,中醫講『大汗亡陽』,出汗多對陽氣是有損傷的,且出汗後會增加血液濃度,使血脂和血糖昇高,對人體有影響。人體在其他季節相對收斂,出汗比較少,因而增加一些運動量或在生病時吃一些發汗的藥物是可以的。但春夏之交人體陽氣鼎盛,過多出汗會導致陽氣損傷,因此生病時不可輕易運用發汗的藥物,以免汗多『傷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髒病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