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5月10日電 在『中國最北村落』——黑龍江省漠河縣北極村,村民的身份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變化,先是從村民變身林業局職工,後又成為公司股東、做起家庭旅館老板……
9日下午,北極村下起了小雨,『李二』正在院子裡檢修游艇,之後要往江邊運,下江調試。『10號從廣西來300多名游客,將坐游艇游覽中俄界江黑龍江。』『李二』說,這是他今年的首單游艇生意。
『李二』的名字叫李希江,在家排行老二,村民都稱他『李二』。前些年,『李二』還是以種地為生的農民,家裡30多畝地。由於處於高寒地區,一年的種地純收入只有1萬元左右。
黑龍江省漠河縣北極村處於北緯53°以上的高緯度地區,號稱『中國最北村落』,很多游人慕名而來『找北』。
每年夏至前後,這裡一天24小時幾乎都是白晝,也是觀賞北極光的好時節。近年來,隨著夏季旅游昇溫,『李二』和很多村民一起開始做游艇生意。
『最初經營游艇的幾年,價格不統一,大家各乾各的,互相搶活,壓價競爭,服務也跟不上去。因為這個事,一些村民間的關系也鬧得挺僵,有些人見面都不說話。』『李二』回憶說。
為解決這種無序競爭問題,2011年在村民倡議下北極村成立了游艇協會,全村27戶做游艇生意的被吸納進來,同時當地海事部門對加入游艇協會的村民進行安全培訓。每戶出資10多萬元,又新購一批游艇,目前這個協會已經擁有13艘游艇。
協會成立後,統一價格,避免了無序競爭。通過規范經營活動,游艇服務質量提高,生意越來越紅火,每戶一年能掙4萬多元。
如今,『李二』已成為黑龍江省漠河縣北極村神州客渡有限公司的經理和股東。
除了經理和股東的身份,『李二』還是北極村環衛工,每天都要『刷臉』上班,按月開工資。
2011年,『李二』和很多原住村民一樣被安置成林業局職工,現在每個月能拿到工資2000多元。
『我和媳婦都是職工,一年的工資收入就5萬元左右。』『李二』說,工資還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每5年上漲一次。
游艇和工資收入還不是『李二』收入的大頭。近些年,北極村游客逐年增加,很多家庭開起家庭旅館,『李二』就是一家家庭旅館老板。
『李二』把自己的房子改造裝修成8個房間,同時能容納20多人入住。『一年的食宿能掙十八九萬元。』腰包鼓起來的『李二』,去年還花近20萬元買了一輛越野車。
為了規范發展旅游業,北極村成立了家庭賓館協會、馬爬犁協會,參與其中的村民成為這些協會的股東。
從村民再到職工、經理、老板,在北極村還有很多『李二』們。他們靠當地獨特的生態環境和區位特點,在多重身份間『切換』,實現了增收致富。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超過2.6萬元。
北極村黨支部書記劉存生介紹,北極村現有1865人,很多村民成為環衛工、園林綠化工、防火隊員等,村民像城裡上班族一樣,每天都要『刷臉』上班,否則就要扣工資。
2017年,『李二』入黨了,他又多一個新身份,現在『更要給普通群眾帶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