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搶抓機遇 明晰路徑 強化措施 孫吳縣十方面發力夯實綠色農業基礎
2018-05-11 14:23:05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宮玉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11日訊 孫吳縣搶抓黑河全域創建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的歷史機遇,明晰創建路徑,強化創建措施,紮實做好十方面工作,全力推進示范區創建,加快傳統農業小縣向特色農業強縣邁進。

  保護好生態資源。實行嚴格的環保政策,全面保護、提昇自然生態質量和穩定性,讓孫吳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為農業綠色發展打牢優良的環境基礎。

  夯實生產基礎。做好新一輪綠化造林,嚴打非法『三毀』開荒行為,做好『一退三還』,對不適宜耕種的坡度15度以上的陡坡地、沙化地和宜牧草原、涵養水源的濕地,有計劃有步驟地恢復生態。堅持水資源『三條紅線』管理原則,深入實施水資源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工程,強化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實施好農業『三減』,三年的『三減』面積要分別達到60%、70%和80%。建立農藥、除草劑、農膜回收等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進畜禽養殖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配套大型農機秸稈粉碎、深埋還田設備,推進秸稈還田。

  控制生產流程。科學劃定禁止種植區、限制養殖區、非加工區。推廣新技術、新肥料、新飼料,嚴格對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綠色有機農產品標准,從籽種優選、肥料、農藥等投入品使用方面,加快構建一套符合綠色、有機標准的農資供應體系。整合涉農部門監管力量,對綠色農產品生產進行全程技術指導和監督管理。引進現代信息技術,推廣物聯網應用,實行全程監管和檢驗檢測,推行農業生產記錄管理制度,確保整個生產過程可控、可查、可追溯。

  強化技術服務。充分發揮漢麻、大豆院士工作站作用,深化與中國農業大學、鄭州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和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的合作,采取委托研究、合作共用、成果轉化分成等方式,建立完善縣、鄉、村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的科技支橕體系。積極引導合作社、企業,采取技術入股、承包服務、聘用等方式,建設技術服務基地,挖掘、培養鄉土人纔,強化技術支橕。制定孫吳綠色有機功能性農產品培育的技術流程,對種、養、收、加等各個環節,嚴格執行標准化。

  培育經營主體。積極引導規模較大、發展較好的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按綠色、有機標准,連片治理,推進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和機械化生產。強化綠色發展理念,走『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品牌』之路。引進新的農業龍頭企業,引領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實施綠色有機認證。堅持『品種特色化、基地規模化、生產標准化、經營產業化、投入科技化』原則,以同一品種集中種植規模不低於1萬畝的標准,按照《綠色食品農藥、肥料使用准則》等相關要求,落實優良品種、操作規程、投入品供應和使用等制度,建設綠色、有機農產品標准化生產基地。在綠色、有機食品認證上,以不低於國家標准或歐盟標准,對『從土地到餐桌』的全過程,實行兩端監測、過程控制、質量認證、商標管理,全方位滿足綠色、有機農產品申請條件。

  生產功能性農產品。圍繞食品大豆、漢麻、漿果、水稻、菌藥和安格斯牛等重點發展的產業,全覆蓋全過程嚴格執行標准化生產。

  打造農產品品牌。加強『三品一標』的申請認證力度,依托地方知名品牌,鼓勵和扶持合作社、龍頭企業和行業協會,在培育自主品牌的同時,整合同類產品,創建名優品牌、高端品牌。

  抓好農產品營銷。采取政府、企業、合作社聯合入股等方式組建縣級農產品營銷公司。引導和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按標准對農產品進行等級細分,提昇高質量、高附加值的功能性農產品市場地位。加強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依托黑河大豆網、生態孫吳和格潤生物等銷售平臺,與淘寶、京東、一號店等知名電商企業對接融合,把好產品賣向全國。暢通農產品直銷渠道,與大型連鎖超市和銷售企業合作,搶佔高端市場。

  這個縣還加強創建機制保障,研究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確保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更有針對性、更具實效性。

責任編輯:王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