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4日訊 遜克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精准扶貧,實現精准脫貧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績。截至2017年,6個村摘掉了省級貧困村的帽子,通過產業項目帶動、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勞動力轉移就業等方式,完成脫貧131戶256人,脫貧退出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612元。
找准致貧主因合力攻堅。經調查,遜克縣的貧困人口,因病、因學致貧是主要致貧因素,佔貧困人口總數的54.61%。該縣向因學致貧發力,制定下發《遜克縣教育扶貧工作實施方案》,落實學前到大學等各學段教育扶貧政策,設立大學助學基金,對在校期間貧困家庭學生給予每生每年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學費資助;開展『一幫一,結對子』救助活動,實施『兩免一補』救助政策,保障了貧困生不因貧困而輟學,為44名學生發放補助資金45250元;為4名大學新生辦理發放『泛海助學』專項資金2萬元。向因病致貧出擊。建立了健康扶貧基金,構建起從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報銷到大病保險報銷、醫療救助以及健康扶貧基金專項幫扶兜底的政策保障體系;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家庭醫生免費簽約服務』等專項制度,僅長慢病用藥一項貧困戶年報銷最高可達2000元;投資180萬元,改擴建貧困村衛生室12個,村衛生室配備基本藥物不少於100個品種;安排資金22.07萬元,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51人繳納了城鄉基本醫療保險費;將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納入民政醫療救助范圍,開展醫療救助53人次16.4萬元。
下大力氣改善貧困戶居住環境。2017年以來,遜克縣投資195.4萬元,對危房戶及無安全穩定居所的310戶貧困戶危房改造;投資113萬元,完成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2處;投資29萬元,為不符合飲水標准的脫貧戶購置水處理設備123套;對全縣貧困村、貧困戶全部進行入戶調查和水質檢測。投資149萬元,在全縣8個貧困村屯實施了『寬帶中國』建設項目;投資16.89萬元,為貧困戶購置『戶戶通』地面衛星接收設施563套,確保貧困戶全部收看到電視節目。投資767萬元,啟動了平臺、天山2個貧困村3.3公裡通村路硬化工程,現已完成招投標和備料,即將開工;投資282萬元,為貧困村修建沙石路、田間路63公裡,橋涵10處。整合各類資金39.72萬元,開展了一批村屯環境衛生整治和綠化、亮化、美化工程,集中治理髒亂差,不斷改善村容村貌,實現生態宜居目標。
實現四項兜底政策全覆蓋。遜克縣實施就業政策、小額貸款、光伏產業和低保救助四項兜底政策全覆蓋。為全縣180名貧困勞動力建立求職意向卡,對46人進行了一對一『菜單式』職業技能培訓,使每個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掌握了一項實用技能。依托縣域內東安金礦、翠宏山鐵多金屬礦等企業開展轉移就業服務,對貧困戶外出務工的,給予每年1次交通補貼;與大連日富食品有限公司等16家公司合作,勞務輸出貧困家庭勞動力49人次。設立了財政風險補償金1000萬元,通過采取無抵押、無擔保、財政貼息、帶資入社的方式,與貧困戶建立了『保底+分紅』利益連接機制,去年為437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1329.5萬元,獲貸率達到77.62%。啟動了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項目,建設光伏電站8座總裝機3000千瓦,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其中對261戶整戶無勞動力建檔立卡貧困戶年分紅不低於3000元。建立了精准識別、精准退出與農村低保銜接工作機制,將符合低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0人通過上門普查等方式全部實現應保盡保;農村低保標准從年3710元提高至3780元,高於國家扶貧標准。
發揮產業扶貧優勢。2016年以來,遜克縣爭取省級扶貧資金1861萬元,實施產業項目43個,覆蓋了全部12個貧困村,每個貧困村通過3?5個產業項目的連續實施、集中打造,培育形成1?2個村級支柱產業。克林鎮平臺村貧困戶通過鄉村旅游、特色產品銷售中心兩個項目覆蓋,年實現分紅4600元;松樹溝鄉松樹溝村通過漢麻加工產業連接貧困戶,有地貧困戶最高年分紅達到1.2萬元,其他貧困戶最低分紅1680元,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再得到9000元打工收入;投資200萬元,實施了奇克鎮前進村10萬只鵝雛孵化基地項目,現已完成土建和設備采購工作,通過為貧困戶免費提供鵝雛、飼料並保底回收,每只飼養利潤達到20元以上,促進貧困戶通過發展小微庭院經濟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