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9日訊(洪家興 岳海興 記者 侯巍)又是一年播種時,只待金秋稻花香。基地追溯源頭,弘揚傳統農耕文化,縮短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距離。5月19日,由綏化市北林區綠色食品協會聯合濱北正大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綏化寒地黑土之都插秧比賽暨農事體驗活動』在綏化市北林區雙河鎮西南村稻田公園裡啟幕。

寒地黑土農事體驗活動分為插秧季、放鴨季、稻香季和開鐮季,是以時間為軸線的全年活動。此次活動為插秧季,以插秧文化為主線,通過插秧比賽、農事體驗、民俗文藝表演、現場定制、農產品展銷和農家特色飯菜品嘗等形式,吸引社會各界人士、中小學生、幼兒園孩子和家長積極參與,讓人們在參與歡樂農耕的同時,體驗農民的辛勞,感悟傳統農耕文化,將遠離自然的都市人帶回田野鄉間,進一步叫響寒地黑土品牌,推動寒地黑土經濟健康發展。

黑龍江省濱北正大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秀波向記者介紹,為了叫響寒地黑土品牌,弘揚傳統農耕文化,助推農產品從種得好向銷得好轉變,正大農業流轉了農民土地,打造了稻田公園,從源頭追溯,以此展示好米來自綏化黑土地的理念,讓稻田文化根植在百姓心中。此次種植的水稻品種主要是『龍稻18號』和寒香稻系列,預計三天時間這一區域內的稻田插秧就可結束,該稻米香甜軟糯,預計9月末前可上市。

據了解,今年,綏化市按照『優玉米、穩豆稻、增蔬菜、上飼料、精雜糧』的調整思路。力爭加工型專用玉米增加到1000萬畝,鮮食玉米增加到60萬畝,綠色蔬菜等經濟作物發展到310萬畝。重點建設好『蘭明青望海』蔬菜產業經濟帶,引導落實蔬菜播種面積140萬畝,續建新建蔬菜產業項目30個以上,建設重點蔬菜園區25個。努力打造全國有名的『好吃米飯』生產基地、鮮食玉米產業基地、優質有機雜糧生產加工基地、『北菜南銷』核心區和寒地黑土綠色菜園核心區。

綏化市積極抓好綠色食品基地建設,大力開展有機肥替代行動和農業『三減』行動。全面推廣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融合示范,推進精准施藥,科學施肥。全市『三減』示范面積要達到900萬畝以上,全力推廣綠色標准化生產規程,擴大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堅持從基地到加工全程綠色生產標准,培育壯大綠色支柱產業。全市新增綠色食品認證面積30萬畝,新增綠色食品認證50個,新增有機食品認證面積2萬畝,每個縣(市、區)打造1個高水平有機農場。全市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到1900萬畝。
為了『強化多元化營銷方式,加快龍江綠色食品走出去步伐』,綏化市自2017年6月份啟動了『五谷雜糧下江南』活動,10個縣市區11個團隊陸續南下到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魯三大區域,重點開展了以十項對接為主要內容農產品營銷活動,推動了綏化農產品銷得好、賣上好價錢,提昇『寒地黑土』品牌影響力,在南方各地產生強烈反響,取得了豐碩成果。
濱北正大集團是『五谷雜糧下江南』的首創企業,在2017年『五谷雜糧下江南』活動中,該企業共簽訂銷售大米訂單3100噸,銷售額近1900萬元。這次該企業舉辦農事體驗活動,也是為了進一步叫響品牌,提昇產品美譽度和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