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扶貧工作中填表繁瑣、工作留痕不規范等問題,黑龍江省方正縣自主研發扶貧服務平臺。『減負』後,填表像發朋友圈一樣簡單,乾部將更多精力騰出來,尋思怎麼幫怎麼扶。借助扶貧『雲』,每戶貧困戶生成一個二維碼,基礎信息、工作記錄、幫扶成果全收錄;扶貧公眾號上線幫扶日志填寫、心聲訴求反映等功能,實現貧困戶的精准化服務;扶貧熱線24小時開通,群眾需求分類派送,實現閉環服務。
表格填報,工作量大、程序繁瑣,牽扯了幫扶乾部大量精力;扶貧政策,政出多門、時有調整,貧困群眾和基層乾部難以全面掌握;群眾訴求,各式各樣、牽扯面廣,不能時時事事精准對接;監督考核,人盯人效率低成本高……
針對扶貧領域存在問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方正縣自主研發出『智慧方正精准扶貧服務平臺』,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讓脫貧攻堅更精准、更高效。
填表繁瑣
煩惱倒逼新辦法
方正縣位於黑龍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南岸,下轄8個鄉鎮,人口26萬,貧困群眾有3556戶。
『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容不得哪一個環節出問題。扶貧領域有哪些不擔當、不作為的行為?脫貧戶是不是「被脫貧」「假脫貧」?都容不得半點含糊。』縣委書記董文琴說。
2017年9月、11月,方正縣委巡察辦組織4個巡察組,對全縣8個鄉鎮精准扶貧工作,進行了兩輪機動式巡察。
『通過巡察,我們發現了四大方面153個具體問題。』縣委巡察辦主任徐鳳芝說,通過對問題的『望聞問切』,縣裡梳理出一線扶貧乾部工作繁重、工作留痕不及時不規范、扶貧政策普及存在死角等深層次問題,『這些問題,其實也是基層扶貧工作的幾大「痛點」。』
對此,縣政協的幫扶乾部孟莉深有感觸。
『縣裡規定,幫扶乾部每個月要進村入戶4次以上。單位日常工作不能耽擱,我們大多時候只能周末進村。工作要留痕,每次來都填報兩份紙質檔案。先要去村委取檔案,再找地方填寫,還要拍照附後留檔,填好再找貧困戶簽字證明。拍的照片,只能帶回縣城衝洗或打印。既費事,又影響群眾生產生活。』
『喏,你看,纔大半年,就兩大櫃子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駐德善鄉德善村工作隊隊長黃力新,指著工作隊駐點辦公室滿滿當當的幫扶材料感嘆道。
有的幫扶乾部自嘲:大伙都成了『表哥表姐』,扶貧成了『填表』。
『紙質檔案留痕,也給了極個別乾部弄虛作假的空間。』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委主任劉廣軍說。
『巡察是一次「政治體檢」,既要查病,更要治病。對深層次、機制性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信息化、大數據等手段加以破解。』身兼縣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董文琴介紹,經過充分調研、科學論證,方正縣於2018年1月推出了自主研發的『智慧方正精准扶貧服務平臺』。
一戶一碼
表格成了活檔案
有了大數據平臺,孟莉再也不『怕』填表了。她的手機號,已錄入系統。登錄後,系統自動彈出她自己與幫扶對象的相關信息。進村入戶乾了啥,群眾有啥訴求,只需在『幫扶日志』欄目中,用手機錄入、保存即可。同時,可附上相關照片,做到『有圖有真相』。『以前費半天勁折騰的表格,現在幾分鍾就搞定。甭提多方便啦!』
該平臺可概括為『四個一』:即一個二維碼,一個公眾號,一個998服務臺,一個『駕駛艙』。
一個二維碼——根據貧困戶的關鍵信息生成的一戶一碼,包含貧困戶所有必備信息、幫扶責任人信息、幫扶人幫扶日志三部分,而且幫扶日志中有文字、有照片、有截圖,相當於一份電子檔案。
『二維碼分別貼到縣鄉兩級相關領導辦公室、駐村工作隊駐地及貧困戶家中。通過掃碼,可以快速查看貧困戶基礎信息,以及幫扶乾部工作記錄、幫扶措施和扶貧成果等。一個二維碼,就是一份詳實生動的活檔案。』董文琴介紹說。
在德善鄉德善村貧困戶單玉忠大爺家,記者手機一掃他家的二維碼,立刻跳出他的各種基礎信息,以及幫扶乾部的工作內容和幫扶成果。
一個公眾號——開通『方正精准扶貧公眾號』。記者登錄看到,公眾號主要有兩項功能。
一是扶貧門戶,設定有通知公告、扶貧政策、扶貧動態、民生訴求四大板塊。二是管理系統,幫扶乾部、村乾部、貧困群眾通過綁定手機號登錄系統,實現填寫幫扶日志、反映心聲訴求等功能。『這個公眾號,實際上是一個工作部署的指揮臺、扶貧政策的宣傳臺、幫扶成效的展示臺、群眾諮詢的互動臺,實現了對全縣3556戶貧困群眾的精准化服務和對1326名幫扶乾部的扁平化管理。』董文琴介紹道。
一個998服務臺——設立總服務臺,專人24小時接聽電話。貧困戶或幫扶人撥打『57110998』扶貧熱線,系統自動彈出來電者相關信息,工作人員根據反映的訴求,定向推送給幫扶人或者相關職能部門。
『比如說,病了,就推送給簽約醫生和幫扶人;反映房屋情況,就推送給住建局責任人和幫扶人,讓相關部門安排專人全程跟蹤解決。問題解決後,再向總服務臺反饋銷號。』董文琴說。
一個『駕駛艙』——大數據運行、管理、研判中心。董文琴介紹,『駕駛艙』是指通過相關技術對全縣所有扶貧數據、信息進行研究,分析扶貧工作的成效及問題,為扶貧工作決策和指揮提供依據。『通過「駕駛艙」,實現了工作指揮智能科學、工作情況全面掌握、工作成果全程查驗。』
電子留痕
監督不再『人盯人』
瞅著綠油油、水靈靈的芽菜,鄭淑香大娘滿臉歡喜。『好種不費事,每天噴噴水就行。一月收兩茬,能賺好幾百哩!』
種芽菜,是對口幫扶鄭大娘的孟莉推薦的。『以前填表太耗工夫,現在寫幫扶日志像發微信朋友圈一樣簡單。』孟莉說,『減負』後,有更多精力尋思怎麼幫怎麼扶了。
考慮到鄭大娘老兩口家沒有壯勞力,孟莉就為他們聯系來了五組芽菜種植盆架。對接了縣裡大超市,銷路不用愁。
『你好,這裡是998,請問你有什麼困難要反映?』
『我想幫女兒找個工作。』
『好的,請說說具體的要求。』
……
在998服務臺,平臺自動識別來電貧困戶叫徐延良,工作人員一邊交流,一邊調出檔案,並將其訴求錄入上傳。
約半小時後,系統彈出縣扶貧辦反饋信息:『已與人社局溝通,待有新進展後繼續反饋』。
當天下午,縣市場監督局反饋信息:『已幫助聯系方正縣麗鳳美容生活會館』。
『我們概括為「一站接聽,分類派送,全程留痕,閉環服務」模式,快速、精准、有效地解決貧困戶的困難。』董文琴說。
5月20日,記者看到『駕駛艙』數據顯示:平臺運行以來,共收到144條群眾訴求,已處理完成141條,對已處理的訴求,群眾滿意度達100%;上傳幫扶日志22470條,工作隊駐村日志3734條。
運行3個多月,這朵智慧扶貧『雲』的多重效應,已開始顯現。
『有了平臺,扶貧政策無需大會小會上傳下達,普及率、知曉率、准確率大大提昇,不再出現「好政策鎖在抽屜」的現象。群眾的訴求,得以精准對接、快速解決,獲得感大大增加。』德善鄉黨委書記徐秀峰深有體會。
『扶貧日志發布的時間、地點是系統自動生成,誰也糊弄不了。』劉廣軍說,通過層級授權、分級監管,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每名乾部的幫扶情況,不用再『人盯人』,監督更加有力有效,促進了乾部作風轉變。
『省時、省錢、省力、省心,做到了貼心幫扶不擾民,工作留痕不繁瑣。乾部們的工作重心和精力,回歸到幫助貧困戶增收、節支、解難題上,真正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董文琴介紹,目前,方正縣金融扶貧戶獲貸比超八成,貧困戶積極參與到富硒水稻種植、芽菜種植、食用菌種植以及巧手脫貧項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