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2日訊 劉永富家的危房該修了;李建剛的頭發又該理了;富裕村的貧困戶還有兩家沒走訪……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心裡想的依然是貧困戶。

曹輝發(左)在給貧困戶講解政策。
2017年11月6日,一名共產黨員54歲的腳步,永遠定格在了脫貧攻堅的路上。
他就是同江市道路運輸管理站幫聯扶貧乾部曹輝發。在走訪臨江鎮富裕村貧困戶的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不幸因公殉職。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手裡還緊緊攥著裝有扶貧工作隊臺賬和扶貧日記的黑色公文包。
他是貧困戶的親人,幫扶村是他第二個『家』
曹輝發離世前幾十個小時,生命這樣倒計時——
2017年11月4日7時,曹輝發收拾隨身物品准備下鄉。妻子吳桂英給他倒了杯熱奶:『吃點東西再走,本來胃就不太好,抽空去醫院看看吧。』曹輝發邊整理衣物邊說:『來不及了,在車上隨便吃點兒就行。這幾天得下鄉入戶宣傳扶貧政策,忙完這幾天回來就去醫院啊!』
吳桂英沒想到,這一次,成了兩人的永別。
在曹輝發扶貧日記的最後一頁,這樣寫著:11月4日,走訪富裕村貧困戶,入戶宣傳各項扶貧政策(逐戶走訪、六戶)……
2015年8月,曹輝發被選派到同江市向陽鎮新興村駐村幫扶。從此,貧困村、貧困戶,就成為他最大的牽掛。同事郭長波說:『曹輝發下鄉跑得最勤,與村民聯系得最緊密。按要求工作隊員每月要駐村7天,曹輝發有20天都在村裡。』
新興村貧困戶郭貴新父母早逝,單身,只有一個姑姑。他本人患有多種疾病,好吃懶做,酗酒鬧事,村民沒人願意搭理他。曹輝發第一次來到郭貴新租住的房子,眼前的一切讓他心情沈重:除了一張破炕桌,幾乎沒什麼家具,酒瓶子撇的到處都是,沒個下腳的地方。再來時,曹輝發拎來一個大皮箱,裡面裝了滿滿一箱子衣服和被褥。每次上門,曹輝發都動手幫助收拾屋子,並自掏腰包為郭貴新買了取暖用煤和毛衣。知道郭貴新愛喝酒,曹輝發就買些菜和肉親手做好,陪他喝點聊天,鼓勵他振作精神,改掉惡習,踏實做人,並經常打電話囑咐他盡量減量,注意身體。去年5月3日,郭貴新突患急性胰腺炎,打出的第一個求救電話就是曹輝發。曹輝發第一時間趕到村裡把郭貴新送到醫院,為他墊付住院押金。第二天郭貴新去世,曹輝發又親自為他穿上壽衣,一直幫助料理完後事。郭貴新的姑姑淚流滿面,緊緊握著曹輝發的手不停地說謝謝。
2017年6月,同江市委將市運管站幫扶的向陽鎮新興村調整到扶貧任務較重的臨江鎮富裕村。考慮到曹輝發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站裡決定不讓他下鄉駐點了。可曹輝發說:『這個村貧困戶更多、脫貧任務更重,我還有些經驗,還是我去吧。』
富裕村的劉永富是曹輝發的幫扶對象。劉永富愛人患有小腦萎縮、腦梗後遺癥,兩個女兒都在上學。家裡沒有地,僅靠劉永富外出打工維持生活。曹輝發不僅給劉永富家送去米面油和衣物,還為孩子入學購買新衣服和文化用品、資助助學金,申請低保和臨時救助、辦理低保,還協調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並通過『戶貸企用』方式,使劉家每年獲得3000元保底分紅,實現零風險增收。
說起老曹的好,劉永富依然哽咽:『這麼好的人咋說走就走了呢?』院子裡、灶臺旁,仿佛還有他忙碌的身影。
曹輝發不僅幫扶自己包的貧困戶,運管站負責的貧困戶也都成了他的『親戚』。每次入村他都挨家走一遍,噓寒問暖。貧困戶們都把他當親人,誰家有難處都主動搭把手。村民李建剛被重物砸傷,右腳骨折,曹輝發第一時間幫助聯系醫院,墊付醫療費,住院期間幾乎每天都去看望。李建剛想吃餃子,曹輝發就回家包好餃子送去;李建剛頭發長了,曹輝發帶他去理發、洗澡;知道李建剛是山東人,愛吃面,曹輝發就買了幾箱掛面送去;為幫助李建剛減輕醫療負擔,曹輝發多次往返民政局、醫院等單位諮詢協調相關醫療救助政策。
『這都是曹老弟送的,到現在還沒吃完呢。』李建剛的老伴張麗珍指著屋角的掛面、豆油和一塑料袋藥品含著淚對記者說。
他是同事鄰居的『三哥』,用真情感動著每個人
與曹輝發共事多年的黃啟明告訴記者:『曹輝發是一個熱心腸的人,我們都叫他三哥。他總是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從來不求任何回報。』
一個冬天的深夜,時任運輸管理站稽查隊長的曹輝發和隊員在執法檢查返程時,看到一輛拉著老牛的三輪車在路邊拋錨了,一名中年男子用凍僵的手吃力地朝他們揮舞。曹輝發趕緊停車把男子讓到車裡取暖,並馬上聯系維修人員和救援車輛。當時事發地距離市區20多公裡,也沒有電話,如果不是曹輝發出手相助,後果不堪設想。三輪車修好了,曹輝發也凍得渾身直打哆嗦,男子拉著曹輝發的手眼圈泛紅地說:『太謝謝你了,要不是遇到你這個好心人,今天我可能就凍死在這裡了。』
『誰遇到這事兒都會幫忙的,這是我應該做的。』曹輝發憨笑著回答。
曹輝發家所住的小區是『棄管樓』,沒有物業,他就大事小情地張羅。每天起早掃院子,是他的必修課;小區下水道不通了,他不顧髒臭,一點一點地清理污物糞便;門口的水泥道板被來往車輛軋碎,他就自己買磚鋪上;下水井蓋壞了,他自己花錢換新的……
曹輝發和周邊鄰居處得就像一家人,誰家有個大事小情都主動幫忙。
去年中秋節,擅長廚藝的曹輝發特意做了一桌好菜,邀請左鄰右捨一起吃。鄰居們見他為小區付出這麼多,有些過意不去,打算集一些錢給他,他卻連連推托:『咱們都在一個小區住著,客氣啥?我看見你們就覺得格外親!』
對待需要幫助的人慷慨大方,曹輝發本人生活卻極其簡朴。他一家五口一直住在60平方米的老房子裡,平時省吃儉用,家裡連一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就連飯桌都是結婚時用木頭拼湊成的,全家人甚至連一張完整的全家福都沒照過。
每次下鄉,曹輝發都開自家車去。一趟臨江鎮,來回就是220多公裡,從來沒跟單位提過油錢報銷的事。每次入戶,他的車後備箱都裝滿了米面油及衣物,用妻子吳桂英的話講:『家裡能倒騰的都被他倒騰光了』。
曹輝發本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腰間盤突出等疾病,每天需打胰島素,身邊常帶的就是扶貧日記、藥盒、大號水杯這『三件套』。那散落的藥片,破碎的水杯和浸染著鮮血的日記本,無不見證著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群眾無私的愛。
他是扶貧乾部的楷模,詮釋了共產黨人的責任與擔當
從同江市運輸公司一名普通的司機,到市道路運輸管理站稽查員、稽查隊長、安全辦主任、法制辦負責人等職務,曹輝發無論在哪個崗位都盡職盡責,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
當司機,他不僅熟練掌握駕駛技能,修車更是一把好手,全隊最破的一輛『老解放』由他來開,因為只有他纔能擺弄明白;任安全辦主任期間,他每天都是第一個來到客運站,仔細對60多輛營運車輛證件及滅火器、安全錘等用品逐一檢查,被經營者們戲稱『火眼老曹』;擔任法制辦主任之初,為盡快進入角色,他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時間就拿起相關法律法規書籍進行研讀,不到兩個月時間,把所有法律法條熟記於心;在稽查隊工作期間,曹輝發嚴格執法、秉公辦事,被同事稱為『鐵面隊長』。在一次執法檢查過程中,他發現一輛同江發往佳木斯的客車保險過期了一天,他及時叫停了車輛。車主丁某不服氣地說:『乘客已經坐滿了,明天我准保補上。』曹輝發不容置疑地說:『今天如果讓你發車,就是對全車乘客不負責,萬一出了事故我就是罪人,交完保立即發車。』車主在曹輝發的勸說下,交完保險後纔發車,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為做好幫扶工作,曹輝發認真學習各種政策性文件,吃透各種惠農惠民政策。經常一個人深入到包扶村,白天入戶了解情況,晚上回來整理資料,制定脫貧計劃。對於『一冊五卡四賬』、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及檔案順序、邏輯關系了然於心。每個貧困戶家的大事小情了如指掌,就像一個『活地圖』。
由於不會使用電腦,曹輝發經常把所包貧困戶扶貧檔案拿回家裡,一句句口述,由女兒幫助在電腦上完成信息錄入。女兒曾埋怨他,一周三四天都在鄉下扶貧不說,還把工作帶到家裡。為完善扶貧檔案,2017年元旦,曹輝發和女兒在家裡連續加班三四天。
『從小到大,我的偶像就是我爸。』說起父親,女兒曹培文的眼中滿含敬意。曹培文剛上班時,對業務不熟悉,曹輝發就耐心指點。為幫助女兒做好GPS監控工作,他憑著記憶手繪市區周邊路線圖,讓女兒由衷佩服他精湛的業務能力。
翻開曹輝發的扶貧日記,真實記錄了他履職盡責的點點滴滴,所有幫扶村屯的基本情況和每名貧困戶信息、幫扶措施都記得工工整整,字字句句還原著他真心幫扶的生命軌跡:
『2016年3月10日,今天是黨員義務勞動日,來到扶貧村與村委會成員共同清掃各條街道,我感到很高興』;
『3月14日,來到村裡與扶貧戶進行對接,並與他們進行了長時間交流,了解各方面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9月22日,來到村裡看望村民,聽到他們對黨的政策很滿意,對我們開展的工作也很理解。我相信在黨的領導下,他們一定能擺脫貧困,富裕起來』……
說起曹輝發,同江市道路運輸管理站站長孫瑋依然動情:『老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扶危濟困、真心幫扶的情懷,扶貧先扶志,用真心換真情的工作方法,為我們做好扶貧工作點亮了一盞明燈。』在曹輝發的激勵下,扶貧乾部們去貧困戶家的次數、主動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的多了,對待本職工作的態度也明顯好轉。他們還紛紛與貧困戶建立微信群,第一時間了解幫扶對象的困難。
曹輝發雖然走了,但他的家人還常去看望臨江鎮富裕村的貧困戶。5月17日,接替曹輝發幫扶任務的運管站副站長黃啟明和同事在臨江鎮臨街的一處民居內忙著刷牆、擦玻璃。黃啟明告訴記者,幫劉永富一家搬出危房是老曹生前的心願,他們通過扶貧政策為劉永富家租下了這處房子,『再過兩天,劉永富一家就能搬新家了。』
今年2月,曹輝發當選全省2017『感動龍江』年度人物。2月28日,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作出關於開展向曹輝發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同江市委書記許德東表示:『曹輝發同志是全市扶貧攻堅領域湧現出來的先進楷模,是在平凡崗位做出不平凡業績的優秀代表。他用實際行動見證了一名共產黨員對人民群眾無比的熱愛和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我們要以曹輝發同志為榜樣,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號召,凝聚全市扶貧力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