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搜 索
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超4000億元
2018-05-24 10:52:45 來源:東北網  作者:姜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24日訊(記者 姜輝 編輯 王艷)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23日在哈爾濱啟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會上表示,北斗在國家安全和重點領域標配化使用,在大眾消費領域規模化應用,已形成完整產業鏈。2017年中國國內衛星導航產業產值為2550億元,其中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為80%。預計至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北斗將拉動2400-3200億元規模的市場份額。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致辭。東北網記者 姜輝 攝

  冉承其介紹說,目前北斗二號系統建成並投入運行已有5年半,系統總體運行穩定可靠,服務性能滿足承諾指標要求,從未發生服務中斷,定位精度由10米提昇至6米,未來兩年內還將再發射兩顆北斗二號備份衛星,確保服務性能穩中有昇。

  2017年11月、2018年1月、2018年2月、2018年3月,半年內成功發射四組、八顆北斗三號衛星,北斗全球系統組網建設進入快車道。目前正在進行組網衛星的在軌測試、系統集成與性能評估,初步結果表明衛星在軌狀態良好,性能滿足指標要求。

  北斗三號增加了星間鏈路、全球搜索救援等新功能,播發更優的導航信號,經過在軌測試,空間信號用戶測距誤差預計達到0.5米,系統定位精度將達到2.5米至5米。北斗特色RDSS服務容量提高10倍,用戶發射功率降低至1/10,支持手機應用。

  2018年還將發射10顆左右北斗三號MEO衛星和1顆GEO衛星;2019年至2020年,發射6顆北斗三號MEO衛星、3顆北斗三號IGSO衛星和2顆北斗三號GEO衛星,到2020年具備全球服務能力。

  北斗三號在技術體制上全面向前兼容北斗二號,並實現性能提昇和服務擴展。在北斗二號向北斗三號過渡過程中,能夠確保老用戶無感知、新用戶提性能,最終實現技術的新老更替。

  目前正在推進以北斗系統為核心的綜合PNT體系建設,爭取到2035年,構建空天地海無縫覆蓋、高精度安全可靠、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顯著提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滿足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需求,為全球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位置,增強時代——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技術與應用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