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25日訊 大米每斤40元;水稻定制生產田每畝收費2.38萬元;開鐮『頭米』競拍成交價每斤1888元……這不是神話,是近兩年來發生在我省墾區的一幕幕真實畫面。
如今,作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國家隊和壓艙石,黑龍江墾區已經是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近兩年來,墾區將食品安全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中之重,把增加安全、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特色農業和品牌農業。
積極擴大『三品一標』保證綠色源頭
一切高標准的保證都要從源頭抓起,『種的好』當然是關鍵。2016年,墾區印發了《黑龍江省墾區稻米產品質量追溯工作實施方案》,在80個水稻種植農場實施稻米產品質量追溯全覆蓋工作。2017年,為鼓勵綠色農業發展,正式印發《黑龍江墾區農產品認證獎勵暫行辦法》,極大的提高了墾區農產品認證企業的認證積極性和市場競爭力。
良好政策導向,再加上適當的激勵,墾區『三品一標』農產品得到了積極的發展。有效用標企業116家、產品310個,創墾區歷史新高;綠色食品環境監測累計面積3300萬畝,綠色食品認證面積774.6萬畝;有機食品認證企業增加到現在的14家,其中再認證企業7家,認證產面積9.5721萬畝;累計認證無公害農產品322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264個,佔當年墾區糧食播種面積的76.52%;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總數達7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面積1586.3萬畝。
2018年1月9日,興凱湖分公司開展水稻作物施用炭基復合肥20萬畝示范項目達成協議;1月31日,建三江落實種植三萬畝『量子水稻』正式簽約……『種的好』這三個字在墾區全體職工當中已經深入人心。
努力開拓營銷渠道打造高端品牌
2017年12月,北興農場的王震代表他的創業團隊與央視網簽訂了『北創一家興』品牌宣傳合同。由包括他在內的5名大學生組成的『北創新農人』創業團隊,堅持以『質』為先,在農場創下了大宗傳統作物畝效益翻10倍的紀錄,帶動起『私人訂制』產業發展熱潮。
『種的好』是保證,『賣的好』是目標。墾區指導各管局開展形式多樣的新型營銷模式,集中打造了一批生產標准高、產品質量優的眾籌營銷示范基地,策劃了『我在農場有塊田共享北大荒品質』為主題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網上眾籌活動。截止到去年11月底,墾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產品新型營銷模式收入顯著,其中點對點營銷收入925萬元、集團和個人定制營銷收入5873萬元、眾籌收入2040萬元。與此同時,建設北大荒綠色食品旗艦店、加盟連鎖店,擴展營銷網絡,不斷加強與知名電商企業合作。1000餘家北大荒綠色食品連鎖營銷店橕起了北大荒品牌的銷售脊梁,讓龍江墾區的綠色、有機農產品享譽國內外。
渠道的拓寬需要品牌強有力的支橕。墾區高度重視品牌建設,把綠色有機的品牌市場推廣到位,2017年,組織企業先後參加了第十六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第十一屆中國有機食品博覽會、黑龍江—北京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博覽會(2017年北京貨大集)、2017黑龍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質農產品推介會等等。全力打造安全、綠色、放心的大廚房,培育了北大荒、完達山、九三等一大批知名品牌。目前,墾區三大品牌躋身2017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北大荒、完達山、九三分列58位、132位、16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