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中國衛星導航技術與應用成果展精彩紛呈

測繪型固定翼無人機。

神奇的海氣界面智能浮標。

北斗自動駕駛系統。

智航通信導航處理機。

『農小寶』助力智慧農業。

衛星導航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黑龍江日報5月25日訊 正在我省舉行的中國衛星導航技術與應用成果展上,小到指甲大小的北斗芯片、智能北斗卡、智能手環、手機,大到無人機、智能駕駛汽車等,令人耳目一新,百餘家企業拿出自家『硬貨』亮相展會,這些代表著行業發展前沿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開始在眾多領域大顯身手。
北斗應用潛力超乎想象
在上海衛星導航定位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展區,記者被一個帶支杆的球類物體所吸引,並與展區工作人員探究了一番。原來這件產品叫做海氣界面智能浮標,集成北斗RNSS/RDSS功能、超低功耗控制、大氣傳感器、海洋傳感器等為一體,可在海洋科研、環境監測等領域使用。
『海氣界面智能浮標可以定期采集海洋上的大氣數據和不同深度的溫深鹽等數據,通過北斗系統完成定位和短報文通信,傳輸數據至雲服務,可遠程後臺指揮管理。』上海復控華龍微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張達文介紹,浮標具有良好的海上環境適應性,支持16000次傳感信息采集上報,也就是每小時采集一次可持續工作約22個月,可以采集水面上最高2米的風速、風向、溫度、氣壓等數據。
同樣,它旁邊的一款設備也得到了其他參展企業和市民的關注。『這款SM2000網同步設備,利用北斗技術,為中國通訊行業三大運營商提供基礎北斗時間和頻率信息,已經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廣泛應用了。』浙江賽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輝告訴記者,該產品已通過泰爾實驗室檢驗認證,並取得了工信部頒發的1級和2級節點時鍾設備入網許可。
智航通信導航處理機、有源天線、導航PAD、北斗便攜終端等一系列產品依次擺開,向市民們展示著雷科防務的研發能力。
『雷科防務依托自主研發的多模多頻高性能衛星導航基帶芯片,開發了一系列具有導航定位、短報文通信、授時、定位定向、高精度、高動態、抗乾擾等功能的產品。』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這套通用航空低空監視系統針對軍民航空管理部門對通航安全飛行監控、運行保障的具體需求,可實現飛行器位置、速度、時間等信息的主動傳輸和地圖顯示,為飛行員提供航路規劃、短報文通信及緊急報警等服務,監控中心實時監控飛機的飛行狀態並實現遠程指揮和調度。
如今,北斗系統因其導航和短報文通信相結合的特色,既能知道『我在哪裡』,也能知道『你在哪裡』,已在我國經濟社會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以海洋漁業為例,『我在哪裡』使漁民通過船載設備實現自主定位;『你在哪裡』則使岸上的人通過監控知道漁船在哪裡。未來,系統除了能在全球范圍內提供授權服務和免費的開放服務之外,還能在我國及周邊地區,繼續提供短報文和差分完好性服務。
智慧北斗在農業中大顯身手
如今,北斗農業應用與『互聯網+』融合,讓農業現代化的腳步不斷加快,精准農業逐步走進農民的生活。打個『滴滴』去種地,北斗『農機管家』走上田間地頭,讓你足不出戶知曉田間事。
在聯適導航展區,一款方向盤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自行轉動,上方的平板電腦顯示著模擬的路況。
『我們這款北斗自動駕駛系統AF300是國內首創電機方向盤系統,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這是北斗定位測姿的應用,實現了大型農機設備按照設計路線自動行駛。』上海聯適導航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飛對產品作了介紹。
『我們這套系統扭矩大,可用性增強,人工轉向無阻力,無需改裝液壓系統,可自行實現多車之間任意切換,前進3m可上線,停車起步不拐彎,雙天線定位定向,作業精度達到±2.5cm,而且30分鍾快速安裝,15分鍾調校車,5分鍾學會使用。』馬飛說,由於系統具有高精度、無盲區、簡單化、信息化的特點,可以保證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作業、不受天氣因素影響,有效提高土地中水分利用率,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解放駕駛員的眼睛和雙手。車主通過手機APP就能遠程實時掌握車輛作業情況。
走到下一個展區,眼前這個長得像『小蘑菇』一樣的白色設備叫『農小寶』,它利用北斗技術實現了一體化智能監控系統,讓農業管理變得更加『智慧』。『農小寶』可以實時遠程獲取監測環境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水分、土壤溫度、土壤PH值、土壤鹽分、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度及視頻圖像,通過模型分析,自動控制關聯設備。黑龍江中聯慧通智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寬告訴記者,它還可以通過手機、計算機等信息終端向管理者發送實時監測信息、報警信息,以實現智能化、精細化的管理,幫助客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當記者問到『農小寶』的研發過程時,王寬說:『顧名思義,小寶凝聚了我們研發團隊所有人的情感和專業技術,對於用戶來講小寶完美地呈現了我們希望帶給用戶的精准、智能、實用、簡單和便捷。小寶的技術研發,讓我們感受到了團隊的協作力量和北斗技術的強大,我們日夜的付出也終究有了欣慰的結果,希望北斗可以走進每個人的生活,服務全球。』
北斗精准定位走進日常生活
『太神奇了,它不僅能精准定位,還可以進行心率、血壓監測、吃藥保健提醒、跌倒報警,奶奶如果帶上這個手表再也不用惦記她自己在家了』,來自中國航空航天大學參觀的周姿杉感嘆道。
如何能更好地照顧老年人的生活是全社會都在思考的問題,航天恆星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手表解決了老年人的看護問題,『它的功能很強大,可自動接收北斗衛星授時信號,手表內裝有的北斗定位終端可以讓定位誤差控制在1米之內。』據工作人員介紹,恆星公司正在打造北斗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平臺,以手表為依托,實現養老大數據智能判讀、分析和處理。
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是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動北斗系統規模化應用。如何應對北斗技術新的市場機遇?在北斗領域創業已有7年的北斗天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劉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新是企業的生命,要靠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應用創新。創新讓北斗天匯嘗到了甜頭。今年民政部招標的4000多萬元北斗智能終端訂購大單,中標方就是北斗天匯。1.5萬臺北斗手持減災終端只是試點,如果將來全國75萬名信息員人手一部這樣的終端,就是幾十億元的市場。
『汽車壓沒壓線電腦全看在眼裡,而且一清二楚,這技術真厲害!』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樊星感嘆道,這就是由深圳市賽特雷德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北斗技術開發的駕駛人智能考試系統,考生駕駛車輛的運行軌跡可以實時顯示在監控中心,考生有異議,也可全程視頻回放。
『該系統可直接輸出駕校科目考試中各個項目的判定結果。如車輛側方停車時是否壓邊線、是否壓出庫線,定點停車是否進入合格區域等。北斗智能化駕考系統不受場地條件限制,場地改造和後期維護、技術昇級成本低。』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套系統的功勞都歸功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那個考場外的『小蘑菇』就是不斷接收天上北斗衛星信號的裝置,由它傳輸到北斗移動終端上,終端再連接到電腦屏幕,纔使車輛的行駛狀況全部能反饋在顯示屏上。考試車輛的車身上,遍布著不少於32個點位可以被北斗衛星信號鎖定,由此車輛全視角就顯示出來。系統嚴格的綜合研判,可以規范駕駛人考試管理,從源頭抓交通安全。
給無人機裝上『眼睛』
由成都希德時代導航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長著四個『翅膀』的藍鷺無人機備受參觀者關注,此款面向陸海空、采用單兵攜帶筒式發射的無人機具有偵察、監視、乾擾、攻擊功能,可集群聯合作戰,適用於城市巷戰和叢林、沙漠、山區等場景下反恐作戰,是地面軍隊或警察部隊的有力攻擊手段。
而在展廳的一角,展示的一架無人機比我們平常看到的都大一些,這是北京創宇星通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Luckyf l yJ10固定翼無人機。參觀的市民紛紛來此,與這架無人機拍照留念。
『這架工業級手拋固定翼無人機,是按照國家測繪標准自主研發的測繪型固定翼無人機系統,采用高效電動力系統,擁有突出的載荷和續航能力,可為空中作業提供安全、穩定、高效的飛行平臺保障。』工作人員任健雄介紹說。
衛星導航系統是人類發展的共同財富,是提供全天候精確時空信息的空間基礎設施,推動了知識技術密集、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北斗系統建設將會堅定不移地實施下去,並不斷提昇系統性能,履行服務承諾,加強推廣普及,從而著力促進衛星導航在全球的廣泛應用,讓衛星導航更好地惠及民生福祉、服務人類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