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建強科技重大平臺 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2018-05-26 08:58:2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那可 蘇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小學生在省科技大廈參觀省科技創新成果展。

  核心閱讀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科技平臺建設是提昇區域科技創新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黑龍江視察,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創業大廈參觀時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政府要搭建平臺、創造環境、提供相關政策支持、保護知識產權。

  兩年來,我省加快推進各類科技創新創業平臺載體建設。建設科技研發平臺,全省新備案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7家、省級重點實驗室90家、企業院士工作站14家,省級研發及服務平臺總數達到567家。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平臺,積極推動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3個國家級高新區創建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17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2204億元,佔GDP比重達13.2%。建設科技服務業發展平臺,組建省科技服務業聯盟,重點發展研究開發、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等7個科技服務業態。依托省科技大廈建設的省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吸引了101家技術研發機構和服務機構入駐。

  建設科技研發平臺實現龍江『智造』國際領先

  2017年8月15日,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的車間內機床轟鳴,焊火四濺。所有人都在緊張地等待各項檢測結果。來自北京交通大學、中南大學等10個單位11位專家審查,通過現場考察、聽取工作報告、審閱驗收材料、質詢討論和獨立打分,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組建的國家重載快捷鐵路貨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驗收。

  中車齊齊哈爾公司高級首席專家李向偉躊躇滿志地對外宣布,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亞洲首臺鐵路貨車整車疲勞與振動試驗臺性能世界領先,鐵路貨車在這個試驗臺上試驗20天,就能取得在線路上運行25年的各種數據。而在2017年6月,由中車齊齊哈爾公司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25噸高鐵專用鐵路起重機順利通過現場模擬演練,標志著國內首臺、世界領先的高鐵專用鐵路起重機問世,填補了中國高鐵應急保障裝備領域的空白。

  作為中國軌道交通貨運裝備制造領域唯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自組建以來,中車齊齊哈爾公司國家重載快捷鐵路貨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了重載快捷鐵路貨車轉向架等九大關鍵技術研究、五大類新產品開發,使公司的產品種類達到11類300多個品種,實現了中國鐵路貨車重載技術國際領先、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快捷技術協調發展,多式聯運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通過打造世界一流的鐵路貨車工程技術研發平臺,中車齊齊哈爾公司2017年銷售收入實現61.49億元。這正是我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支持企業自建或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發平臺的縮影。兩年來,我省新備案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7家、省級重點實驗室90家、企業院士工作站14家,省級研發及服務平臺總數達到567家。

  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平臺崛起創新創業高地

  兩年來,我省積極推動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3個國家級高新區創建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推動佳木斯、牡丹江2個省級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

  2016年6月,『哈爾濱中國烏克蘭巴頓技術服務中心』揭牌,標志著世界上最大的焊接研究所——烏克蘭巴頓集團與黑龍江華躍東方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組建哈爾濱中國烏克蘭巴頓技術服務中心並擬入駐哈爾濱科技創新城。『以前是我們主動找大學大所、科研機構,現在不少科研機構會主動來找我們。』哈爾濱高新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科技創新城在江北破土動工之初,哈高新區嫁接了政府資源與大學大所創新優勢,從集聚的科技要素中不斷汲取發展動能。目前,哈爾濱科技創新城累計集聚中科院產業育成中心等200個國內外創新機構,成為我省創新創業高地。

  平臺的發展帶來了產業的繁榮。2016年、2017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為2062.2億元、2204億元,佔GDP比重分別為12.8%、 13.2%。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聯合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試點培育工作,兩年來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703家,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929家。

  再把目光投向全省,哈爾濱工業大學『雙創』示范基地為代表的高校創新平臺建設如雨後春筍在龍江大地上蓬勃而出。如果從空中鳥矙龍江的創新地圖,會看到在我省的西南部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自主創新的示范重點,輻射面積不斷加大,以三個城市為中心的『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呼之欲出;在我省東部依托佳木斯、牡丹江2個省級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的雛形也已顯現。

  搭建全鏈條成果轉化平臺精准推進規模轉化

  2018年3月,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淘網』地市子平臺簽約儀式暨省農科院專場推介會在省科技大廈召開。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調研員宋錦向與會人員詳細介紹了『科淘網』建設的初衷、平臺的功能與服務,並對將『科淘網』打造為全省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大數據平臺進行了展望。隨後,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與來自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雞西等10個地市的科技局簽署了『科淘網』地市子平臺建設協議,並與省農科院和哈爾濱理工大學簽署了入駐『科淘網』的合作協議。

  會上,『科易網』科技平臺產品總監練晶與平臺運營單位——哈爾濱嘉華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艷鳳介紹了『科淘網』地市子平臺的建設思路、建設模式、建設流程以及地市子平臺的功能模塊、運營機制、內容和流程。在專場對接活動中,省農科院重點選取了6個項目,向到場的20餘家企業進行了推介。項目推介結束後,10家企業負責人與技術成果持有人進行詳細會談,討論了項目的具體細節與合作內容。其中,伊春市九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伊春市平原有機合作社等與省農科院堅果研究所王明潔教授的大果藍莓冷棚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在采摘以及種植技術方面進行深入探討;牡丹江市的黑龍江沃野生物質收獲包裝設備有限公司與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王文濤教授的發酵床懸翻機的懸翻及撒菌方法項目達成合作意向;伊春市農研中心與省農科院大豆研究所欒曉燕教授的優質豆漿大豆新品種黑農69項目達成合作意向,計劃在豆制品加工、高蛋白大豆領域展開後續合作。此次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與地市子平臺簽約標志著我省首個從征集、梳理、發布、對接、評價、交易乃至轉化落地服務的全鏈條線上線下服務功能的綜合性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體系搭建完畢,將為省內外開展全方位的規模性轉化服務。

  目前,我省發揮科技資源優勢,依托各類科技創新載體,整合開放公共科技服務資源,組建省科技服務業聯盟,重點發展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金融、科技諮詢等7個科技服務業態。依托省科技大廈建設的省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吸引了101家技術研發機構和服務機構入駐,面向企業和科技人員開展高新技術成果展示交易、科技投融資、科技資源共享等系列服務。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累計加盟科技服務機構828家、大型儀器4805臺(套)、檢測項目3.63萬項,服務6.47萬次。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牢記囑托 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特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