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虎林市:鄉村乾部帶頭『觸網』為農民當『免費經紀人』
2018-05-28 13:39:42 來源:新華社  作者:李鳳雙 王建 管建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哈爾濱5月27日電 過去,農民的糧食要麼等人上門收購,要麼賣到糧庫。而在黑龍江省虎林市,越來越多的鄉村乾部開始觸網,為農民當『免費經紀人』,幫助農民賣大米,當地水稻正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

  虎頭鎮虎頭村黨支部書記劉潤欽有多個微信群,經常發布大米需求信息。看到信息後,劉潤欽就會和對方聯系,談好價格他就發貨。

  劉潤欽去年參加黑龍江省百名村乾部培訓時,學會了如何做農村電商,並加入了一個微信群。回來之後,他不僅在微信上聯系商家,而且還開了一個『微店』,村裡的農產品實現了自產自銷。

  一年來,劉潤欽接了不少訂單,通過網上賣出100多噸大米,銷往江蘇、湖北等地。據劉潤欽介紹,虎頭村共有4.9萬畝水田,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成員,每人都有不同的網上銷售任務。

  劉潤欽想進一步借助互聯網,把村裡的優質大米都銷售出去。今年,虎頭村另外4個水稻種植合作社,在劉潤欽的帶動下,種統一的品種,並聯合起來成立聯合社,經營面積達到1.2萬畝。

  『現在我的微店裡,已經有了今年的訂單。』劉潤欽說,今年將帶動更多村民參與線上銷售,將虎林大米銷往全國各地,增加村民收入。虎頭村村民羅春山通過微信銷售了10噸優質大米,每斤10元。他說:『互聯網真是了不起。』

  虎林市擁有水田160萬畝。近年來,虎林發揮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綠色優質大米,鼓勵鄉村乾部帶頭,通過線上銷售,創新營銷模式,推動農產品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

  虎林市忠誠鎮復興村村民宋國良曾是大豆經紀人,最近幾年,他開始種植『鴨稻米』。在鄉村乾部的帶動下,宋國良也開了微店,把大米賣到了上海,每斤最高達16元。今年,宋國良把種植面積由500畝擴大到1500畝。

  在虎林市的一些村屯,村民時常會聊起微店銷售情況、微信又接了多少訂單等,一些村乾部和村民也逐漸從種植者成長為『電商』。今年,虎林市優質水稻將達到30萬畝,這些水稻都會通過線上、線下流入市場。

  不僅村乾部做起微商,虎林市一些縣、鄉乾部也在微信上幫助農民宣傳、銷售大米。虎林市楊崗鎮鎮長關靖偉也有線上銷售任務,他在朋友圈經常發『舌尖上的楊崗』。近日,關靖偉通過微信,首單成功賣出100斤大米。

  虎林市委書記陳立峰說,為了轉變營銷觀念,拓寬銷售渠道,起到帶動示范作用,鼓勵各級乾部當農民的『免費經紀人』,推動線上銷售,讓農產品不僅『種得好』,而且還要『賣得好』,增加農民收入。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