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新征程,大慶將以何等矯健的身姿爭當排頭兵?
2018-05-30 10:43:12 來源:大慶網  作者:賈超時 張浩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30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

  思想決定方向,思路決定路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大慶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找癥結、謀思路、尋路徑、破難題,關乎爭當排頭兵方向路徑的重構產業、重組要素、重聚動能、重塑環境的『四重奏』應勢而謀,『四條路』順勢而生,成為兩年來成就大慶轉型發展新作為的主旋律和最強音。

  2016年,大慶經濟『由負轉正』,增長1.7%,2017年增長2.8%。今年第一季度,實現GDP635億元,同比增長3.2%,創下五年來最快增速,三次產業結構3.1:55.7:41.2,非油經濟佔比72.3%,地方經濟佔比60.2%,非公經濟佔比43%。

  這一組組明亮的數字,猶如一串串動聽的音符,在大慶人新時代的新征程上,譜就成一曲華彩樂章。

  沃爾沃上產增型全球銷售。

  奏響多元產業核心支橕樂章

  重構產業,走出一條經濟結構更優的新路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轉型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只有多條腿走路,纔能行穩致遠。對資源型城市來說,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培育壯大接續產業、構建多元產業體系。缺少堅實的產業基礎,轉型發展無異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爭當排頭兵,實現『三步走三級跳』,關鍵和難點就在第一步,本屆市委市政府的責任和壓力也主要在於走好這一步。 2020年總量突破3500億、力爭重返4000億規模,需淨增800到1400億,3年年均淨增270到470億,時間緊、任務重,不能有絲毫懈怠。

  在『新』與『舊』中發掘動能,在『頭』與『尾』中積極調整,在『長』與『短』中尋找機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開出的『關鍵藥方』,大慶聚焦高質量發展,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頭五尾』,瞄准市場有需求空間、自身有供給優勢領域,加快打造石油、化工、汽車、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等5個千億級和現代農業、食品、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等5個超五百億級『雁陣式』產業板塊,力爭在『十三五』末期構建起更具支橕力的多元產業新格局。

  ——大上產業項目、上大產業項目。兩年來,一位位被大慶優良營商環境吸引的八方客商紛至沓來,一個個支橕轉型的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生根,共引建372個千萬元以上、155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完成投資900.4億元。沃爾沃上產增型全球銷售,大慶汽車城啟動運營,豫港龍泉項目進入實質推進階段,華為雲計算數據中心、佳昌晶能新材料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伊品玉米、九陽大豆等項目將於年內投產,伊利、惠豐等重點企業擴能昇級。

  ——『油頭化尾』產業勁擺。『能源穩市、工業強市、油化興市』是基於現有產業基礎推動轉型的必由之路。搶抓『油頭化尾』上昇為省級戰略新機遇,中直、混改、民營共同發力,謀劃石化混改、精細化工等重點項目33個,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4個子項目進入實質推進階段,8個子項目被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120萬噸乙烯上產,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百萬噸聚烯烴等在建項目加快推進。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全線貫通、年輸油量3000萬噸,俄氣東線管道項目進展順利。2017年全市規上石化產業增加值實現275億元。

  ——『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壯大縣域經濟。農牧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環環相扣、不斷延伸,草原乳肉、黑土雜糧、兩江水稻、寒地果蔬、特色水產等產品昂首邁向中高端,農業全產業鏈經營收入實現591億元,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120家,建設三產融合基地35個,農村電商主體達到1800多家、交易額近6億元。

  ——現代服務業成產業『新勢力』。組合開發冰雪體育、電子商務、健康養老等特色產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去年全市實現旅游收入128.4億元,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突破260億元,金融業增加值超過70億元、社會融資總規模達到1600億元。

  在艱難的跋涉中,大慶經濟終於走出低谷,開始堅定地向下一個高峰穩健攀登。

  奏響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樂章

  重組要素,走出一條體制機制更活的新路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加減乘除』一起做,衝破束縛各方面創造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

  多年來,體制性、結構性、資源性『三大矛盾』猶如三道枷鎖,讓大慶相對豐富的資源要素嚴重固化,很大程度上仍處於內循環小循環狀態。如何解決由此衍生的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市場化程度不夠等問題?路徑只有一個,那就是探索資源要素自由流動的新機制,在重組聚合中釋放活力。

  改革是波,開放是浪,創新推波助浪。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兩年來,市委市政府識變應變求變,真刀真槍抓改革、放眼世界促開放、矢志不渝快創新,著力構建改革促動、開放拉動、創新驅動的發展新格局。

  用深化改革這把鑰匙,開體制要素解放之鎖。有序推進黨政機構和事業單位改革,統籌推動國資國企、駐慶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園區管理體制等重點改革,用市場化手段提高配置水平。完成22戶國企重組整合,駐慶央企『三供一業』及企業辦社會分離移交改革取得顯著成果,向高新區、經開區下放市級管理權限,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穩步推進。

  用擴大開放這把鑰匙,開域外要素聯通之鎖。積極融入『龍江絲路帶』建設、主動對接『哈長城市群』發展,落實與哈爾濱、綏化等周邊城市合作框架協議項目,加強大慶綜保區申建和國際航空口岸建設,與惠州達成糧食、農業、工業、商貿等7個方面合作協議。沃爾沃S90銷售到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市進出口貿易總額實現83.5億美元、保持全省第一。

  用鼓勵創新這把鑰匙,開技術要素激活之鎖。深化地企、市校合作,整合孵化器、研發中心、實驗室等資源,打造石油勘探開發、石油化工等領域東北一流的專業平臺,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與52家高校院所建立協作機制,全市孵化器發展到32家、在孵企業1774家,新注冊科技型企業1306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2家,科技成果轉化落地118項,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75件、居全省第2位。

  勇往直前步入改革『深水區』,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業激情的新大慶在爭當排頭兵的新征程上迅跑。

  奏響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樂章

  重聚動能,走出一條內生動力更足的新路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三期疊加』、原油量價雙降、投資意願降低、社會消費萎縮……面對發展條件、比較優勢以及所處的外部環境都發生的深刻變化,市委一班人清晰地認識到,必須改變傳統增長方式,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以有效供給和強勁內需加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一手抓『供』的規模和質量。改造昇級『老字號』,提昇采油、化工、裝備等傳統產業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深度開發『原字號』,增加油、氣、糧等資源性產品產出效益。培育壯大『新字號』,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以優質供給搶佔市場前沿。大慶油田雙68井獲110立方米高產工業油流、三采噸聚增油連續5年保持在45噸以上;著力打造百萬噸級化工新材料、百萬噸級精細化學品、五百萬噸級橡塑三大產業集群;今年全市共落實22個投資億元以上『農頭工尾』『糧頭食尾』項目,計劃8個項目年內建成投產。

  一手挖『需』的空間和潛力。堅持資源跟著需求走、服務跟著居民走,創新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社保等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撬動社會多元化消費需求,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兩年,每年市級財政民生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比重均超過7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6%以上增長;城鎮新就業均保持在4.5萬人以上,整合義務教育薄弱校43所、改造89所,組建各類醫聯體28個,各類養老機構發展到112家、床位突破1萬張。

  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提昇各類企業和供給主體規模。投入專項扶持資金13.2億元,減免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稅費2.3億元,全市市場主體年均增長29%以上,僅2017年就新增近4萬戶。

  悄然變換中,質量提昇、效率提高、動力提速所釋放的內生動力,正聚集起一股強大的新動能。

  奏響城市宜居宜業樂章

  重塑環境,走出一條承載功能更強的新路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東北地區振興發展,優化發展環境很重要,要著力打造全面振興的好環境。

  發展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纔能吸引更多發展要素。實踐證明,哪個地方的發展環境好,企業就會到哪裡發展,項目、資金、技術、人纔等發展要素,就會向哪裡集聚。

  優化發展環境是一場持久戰。兩年來,大慶從最緊迫的關鍵處入手、從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抓起,以環境變量的『倍增態勢』贏取發展質量的『乘數效應』,全力以赴構築轉型發展新優勢。

  ——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打造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最優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整頓『亂違頑、臃懶浮』等突出問題,持續優化工作流程、不斷提昇行政效能。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壓縮到123項、精簡幅度在全省13個市地中排第2位,中介服務事項減少到88項,市政務平臺正式上線,推行實體大廳、網上大廳、自助大廳、手機移動大廳『四位一體』聯動,完成國家『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試點,審批提速64.2%,政務服務辦事便捷度被省政府評為A級。

  ——涵養生態空間,讓優良生態成為『金字名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推進城市修補、生態修復,保護好大湖泊、看護好大濕地、守護好大草原。兩年空氣優良天數均為320天左右,國家級生態鄉鎮達到22個、省級生態村268個,全市266個河湖實現河長制全覆蓋,大慶第三次獲評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提昇城市人氣,讓更多人了解大慶、愛上大慶、紮根大慶。深入研究人纔引進優惠政策,優化創業創新環境,吸引更多優秀人纔向大慶集聚。高水平承辦2017年央視中秋晚會,《魅力中國城》競演進入全國18強,市場化運作斯諾克國錦賽、WCBA全國女籃聯賽等15項國際國家級大型體育賽事,進一步提昇城市影響力和知名度。去年全市戶籍人口淨增加了4000多人,在全省,人口淨增的城市只有哈爾濱和大慶。

  『四重奏』,在求實中譜就;『四重奏』,靠實乾奏響。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320萬大慶人就是320萬個出色的樂手,必將揮就出爭當排頭兵的華彩樂章。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牢記總書記囑托 振興發展譜新篇

【專題】牢記囑托 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特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