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標兵 我們學習的榜樣 倡導『五個好作風』爭做『三個好把式』活動提振乾部精氣神
2018-06-02 09:17: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譚湘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6月2日訊 他們,是兩千多名省直機關乾部中普通的一員。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忘我工作,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出各自的精彩。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三個好把式』標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廣大乾部乾事創業的作風、好的精氣神是龍江未來不斷發展的重要保障。2017年7月至9月,在省委作風整頓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省直機關工委在省直機關作風整頓100家單位全體乾部中開展倡導『五個好作風』、爭做『三個好把式』評選活動。歷時三個月的評選活動,讓每名龍江乾部都重新審視了自己。全體機關乾部共同評選出來的『三個好把式』,也成為人們眼中的好榜樣和前行的坐標。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倡導『五個好作風』、爭做『三個好把式』評選活動,我省全體機關乾部中形成了向『三個好把式』學習的熱潮,激發了乾事創業內生動力。管中窺豹,通過4名『三個好把式』標兵的故事,可以看到我省各機關單位各個崗位上默默付出的身影,正是由於每一個人的不懈努力,繪就了龍江未來美好的明天。

  核心閱讀

  我省從省直機關實際出發,啟動『省直機關基層黨建全面提昇工程』,在深入開展作風整頓活動中,通過『三個好把式』評選等舉措,引導省直機關黨員乾部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形成了奮發進取、敢闖新路的新風正氣。乾部的精氣神提高了,工作的勁頭足了,他們忘我工作,在本職崗位上書寫出各自的精彩。『三個好把式』標兵就是代表人物,就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王喜全

  發展改革的

  『探索者』和『排頭兵』

  在省發改委,有一個肩負全省投融資體制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5人團隊,這個團隊年平均辦理注辦文件1000多件,一年365天,加班已是他們的工作常態。這個團隊的『隊長』就是王喜全,省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處長,也是一名發展改革戰線的『老兵』。

  2015年辦理注辦文件1025件,2016年1572件,2017年1557件,這些數字,反映出省發改委工作的『急、難、重』特點。2014年,省政府提出新建集中供熱項目投資主體市場化改革工作要求後,王喜全重溫專業知識,深入學習了國家招標投標法的有關精神,連續多個日夜加班工作,研究投資主體公開招標方案。先後組織開展了三批城市集中供熱新建熱源投資主體招標工作,共有23個項目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投資主體,總投資近220億元。有近三分之一的省外企業中標成為投資者。

  在『簡政放權』方面,王喜全有自己至深的思考:就是讓企業投資更便利,從發改部門對項目的核准權入手,不斷發力。在優化服務方面,為解決下放的權力基層『接不住』的問題,他牽頭起草了《省發展改革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業工作方案》等文件,這些文件的落實給市縣和企業帶來了切實的方便,得到一致好評。

  文件起草的背後,是王喜全和同事們一次次『絞盡腦汁』的智慧結晶。有多少次,他在夢中都討論『放管服』措施,半夜醒來感覺有個工作好點子,都會找筆記下來。

  王喜全和『王喜全們』,是我省發展和改革事業的中堅力量。

  孫英傑

  禁毒工作的『深耕者』

  聯系上省公安廳禁毒總隊副調研員孫英傑時,他正前往四川,帶領雙鴨山、七臺河等地市禁毒部門工作人員17人考察學習禁毒示范城市創建工作。

  1980年,18歲的孫英傑懷揣對『公安』的憧憬,從克山縣農村來到省城哈爾濱,成為恢復高考後第三屆省警校學員。從此,孫英傑的生命裡,就與『公安』與『禁毒』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7年,省公安廳禁毒部門單列,孫英傑被調到禁毒總隊,堪稱一名『老將』。2017年,為加強省禁毒辦的工作,領導把孫英傑調到禁毒辦工作。初到禁毒辦,任務一籮筐,難題一大堆,但孫英傑沒有退縮,他帶領團隊從基層基礎抓起,協調四十多家禁毒委員會成員單位,經過一個多月的連續奮戰,圓滿籌備召開了省禁毒委全會、全省禁毒工作會議,會同省政府法制辦制定了禁毒工作考評方案。

  工作多年,令孫英傑難忘的事情太多。有坎坷,有驚險,有成就感,也有興奮喜悅。1999年,在我省夏季航測鏟毒行動中,國家禁毒委協調有關方面派來五架直昇飛機,孫英傑負責總體行動設計協調和哈爾濱戰區的禁毒行動組織實施,經過連續奮戰,孫英傑帶領他的『兄弟們』圓滿完成任務,受到各方面好評。2000年,孫英傑指揮偵辦的阿城冰毒案件受到公安部禁毒局好評。2006年,孫英傑組織籌建了我省禁毒教育基地,先後有二十多個省份和國外禁毒同行前來參觀考察,成為當時全國禁毒教育基地的樣板。

  熱愛禁毒事業的孫英傑如今已年近花甲,但從工作至今,孫英傑始終『乾勁兒』十足。

  孫英傑說,『從開展省直機關作風整頓活動後,大家的面貌明顯改觀,精氣神很足,危機感、責任感明顯增強。評選上「三個好把式」標兵,我感到很榮幸,也更加提昇了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履行使命責任,永遠在路上。』

  李亞立

  踐行乳業責任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2017年5月,從馬耳他首都瓦萊塔傳來捷報:在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上,我省飛鶴乳業旗下高端配方奶粉『星飛帆』獲得『金獎』。成績的背後,凝聚了全省畜牧戰線工作人員的奉獻和付出。其中,作為省畜牧獸醫局負責奶業生產的李亞立功不可沒。

  李亞立的身材不算魁梧,但骨子裡面對挑戰勇往直前、面對困難鍥而不捨的勁頭,卻讓人感受到了他的偉岸。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後,乳制品銷量直線下滑。危急時刻,李亞立趕赴一線奶業主產縣管理部門、乳企和奶牛場進行走訪調研。經過大量的實地調研後,李亞立向省政府建議實行生鮮乳第三方檢測和建立原料奶相對合理的定價機制等措施,被省政府采納並形成具體落實方案、措施。這些措施的實施,不僅針對性解決了奶農和乳企易發的矛盾和糾紛,還使奶業這塊蛋糕分配更加公平。我省乳業發展逐漸趨於平穩,國家農業部對我省解決『三聚氰胺事件』影響的舉措十分認可,多次來我省調研,並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

  2015年和2016年,全國奶業形勢低迷,我省奶業發展面臨困境。李亞立看在眼裡、痛在心頭,為幫助奶業行業度過寒冬,他先後深入30餘家企業牧場進行實地調研,翻閱80餘萬字資料,針對奶業面臨的困境,結合我省實際情況提出實行加強復原乳管理、鼓勵使用生鮮乳生產嬰兒奶粉等六條措施,不僅得到省政府的首肯,還以省政府名義向國務院辦公室上報。中農辦以我省的建議為藍本出臺奶業行業發展報告,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批示並得以貫徹落實。

  『乳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產業,我們要把中國的奶瓶子緊緊地攥在自己手裡。』李亞立堅定地說。

  王曉兵

  『這一切都值得』

  殘疾人是需要社會關愛的群體,這些年,省殘聯宣傳文體部部長王曉兵每天的生活『忙並快樂著』。從1991年參加工作至今,王曉兵27年的職業生涯與殘疾人緊緊連結在一起。

  2017年,王曉兵帶領部門工作人員起草《放飛心靈文化助殘實施方案》,計劃從2017-2020年,在全省的國家級和省級貧困縣中,為3200名符合條件的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提供讀一本書、看一場電影、游一次園、參觀一次展覽以及參加一次文化活動。同年,利用國家資金投入37.5萬元,為全省貧困縣的100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提供康復體育器材、方法和指導進家庭服務。在體育方面,為發揮我省冰雪地域優勢,王曉兵和他的同事們組織完成了殘疾人高山滑雪、單板滑雪、輪椅冰壺、冰橇冰球四個項目的國家隊冬訓和夏訓任務,為國家隊備戰2018平昌冬殘奧會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平昌冬殘奧會上,以我省輪椅冰壺隊為基礎建立的中國國家輪椅冰壺隊在本次冬殘奧會上獲得了冠軍,實現了中國冬季殘奧會獎牌和金牌零的突破。這枚沈甸甸的金牌裡,有教練員、運動員、王曉兵和『王曉兵們』的所有心血。

  多年從事殘聯工作,王曉兵幫助過的殘疾人數不勝數,對於殘聯的工作,王曉兵有自己的理解與感受。『我們做殘聯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他們,同時還要有耐心和愛心,這樣纔能得到他們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如今,王曉兵和很多殘疾人朋友都已情同手足,為了殘疾人事業,王曉兵說:『這一切都值得。』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牢記囑托 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特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