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4日訊 她身處困境,卻樂觀向上、敢於擔當,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用樂觀的精神溫暖長輩的身心,她就是大慶市北湖學校八年二班學生徐培。
徐培一家三代人,爺爺常年生病,媽媽罹患骨癌,爸爸外出打工,一家人靠低保維持生活。徐培積極樂觀、不怕苦不怕累,為父母橕起一片天空。
媽媽生病以後,徐培就開始學習做飯,面對從沒用過的菜刀、爐具,她反復嘗試。切菜、炒菜、刷碗、收拾廚房,這些事情她現在已輕車熟路。即使學習再忙,她也能抽出時間把家裡打掃乾淨。
母親重病在床,她常年無微不至地照顧。擔心媽媽長時間臥床會肌肉萎縮,她每天放學回家第一項任務就是給媽媽按摩,幫媽媽翻身。然後再去做飯、刷碗、洗衣服。爺爺腦出血住院半年,她每周必去醫院看望、照顧爺爺,一口一口地喂爺爺吃飯,爺爺身體不便吃飯總是吃一半灑一半,她從不嫌髒、嫌煩,一點兒一點兒地幫爺爺擦乾淨,飯後給爺爺講學校裡發生的事,鼓勵爺爺多鍛煉早康復。
盡管生活很辛苦,但她一直自信和樂觀,也從未影響過自己的學習。在學校裡,她總是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為樹立良好班風、班紀發揮著帶頭示范作用。學習上,她刻苦勤奮,保質保量地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她說:『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無論怎樣,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我就開心。』在家人和老師的眼中,徐培是長輩的貼心小棉襖,是家人的依靠和希望,更是同學學習的榜樣。
進入新時代,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蔚然成風,已融入學校德育教育和家庭社會生活的各個環節。在美德少年的感召下,經過社會、家庭、學校的共同努力,全市廣大未成年人必定能夠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在點滴積累中弘揚美德,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