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8日訊 (記者 王春穎)8日上午,2018年高考文科綜合考試結束。記者在考後采訪到了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高三地理教師韓毅。韓毅老師就2018年高考全國卷二文綜地理試題做出了詳細分析。韓毅老師說,2018年高考全國文綜Ⅱ卷地理試題難度基本與去年持平,力求穩中求變。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突出主乾知識,以人地協調觀為主線
試卷命題沿用一貫風格,以人地協調觀為主線,素材的選取特別詳實鮮活,時代性極強。如『汾河流域植被覆蓋率提高問題』,『白洋淀環境保護問題』等。試題嚴格依照考試大綱命制,突出考查地理學科主乾知識。從難度上看,不偏不怪,難度適中,考生容易切入,但部分試題具有較高的區分度,部分選擇題的選項具有較大的乾擾性,體現高考的選拔功能。
二是聚焦關鍵能力,強調綜合思維
試題在突出學科主乾知識的同時,特別側重對考生四項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思維過程,強調運用綜合思維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如37題對『美國龍卷風』的考查,看似不在考綱范圍內,但卻突出考查了考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考生對已有的天氣系統部分的知識進行遷移;選擇1-3題組對『產業轉移』的考查和9-11題組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考查,則突出考查了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需要考生進行圖文轉化;36題對『東南沿海和貴安新區建設數據中心的優勢和條件』的考查,則側重要求學生運用綜合思維解答問題。
三是以圖表為載體,考查區域認知
圖是地理的語言,是地理學科的特色。近年來雖然淡化了區域定位的考查,但對於區域的認知卻始終是地理學科的主旋律。如36題『貴安新區數據中心的建立』,要明確雲貴高原氣候涼爽、能源(水電、火電)豐富、喀斯特地貌等區域突出特點,纔能對題目進行比較全面的作答;37題『美國龍卷風』一題亦是如此。
四是關注社會熱點,體現地理實踐力
本次試卷的時代特點極其鮮明,考查的幾乎都是近年來的社會熱點問題。如『產業轉移』、『港珠澳大橋通車』、『大數據』、『農業生態旅游』、『河北雄安新區』等,明確的向考生傳達了『學習生活中的地理』這一理念,要求考生特別注重地理實踐力的提昇。
五是相比去年試題有幾點變化
相比去年,對於考生比較關注的地球運動問題,試卷做出了明確考查,且考查的是多年未考的時間計算問題,說明地球運動作為考綱要求的一部分,仍然是高考考查的主乾知識,但在備考中僅做基礎復習即可,不要求難度的提昇;自然災害雖然從選修模塊中被刪除,但不等同於從考綱中被刪除,仍然可在必修內容中進行考查,如37題『美國龍卷風』;小角度設問,較去年相比考生容易切入,使得不同層次的考生都有話可答,但由於選擇題部分選項乾擾性較大,綜合題部分設問極具創新性和開放性,考生如果想得高分實則不易。
【教師簡介】韓毅,哈師大附中高三地理教師,理學碩士,中學一級教師,中國地理學會會員。從教9年,多次在全國及省市級賽課中榮獲特等獎,並在國家級期刊發表文章,參與出版了《模塊學習與評價》、《楊帆啟航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