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9日訊(記者 霍梟涵)9日,在2018中國黑龍江國際生態旅游峰會暨『迷人的哈爾濱之夏』旅游文化時尚活動開幕式上,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生態旅游分會、國家智慧旅游重點實驗室分別發布了《中國生態旅游發展報告》和《中國生態旅游消費者大數據報告》。報告對中國生態旅游資源和消費市場進行了系統研究。在森林資源維度,黑龍江省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量與國家級森林公園數量及面積均排名全國第一,榮登『森林之冠』。

中國生態旅游發展報告首發,黑龍江多項指標全國領先
《中國生態旅游發展報告》顯示,從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風景名勝區等七個生態資源維度進行評估,主要生態旅游資源儲量排名前10的省份為:山東省、湖南省、黑龍江省、四川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貴州省。
其中,黑龍江省在七個資源維度總量上排名全國第三,黑龍江省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數量及面積均排名全國第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量排名全國第一,黑龍江國家濕地公園的數量和面積均位列全國第四,黑龍江在國家地質公園的數量上位列全國第十,面積居全國第六。
作為全國生態示范省,黑龍江全省森林面積2128萬公頃,具有全國最大的連片森林,近一半面積被森林所覆蓋,林區平均每立方厘米含負氧離子達到2.7萬個以上。今夏,黑龍江省提出了『大森林裡的小夏天』的營銷主題,重點推廣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張廣纔嶺三大核心森林帶和整體生態化的旅游資源,全力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大數據精准畫像黑龍江受一線城市游客青睞
《中國生態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中國生態旅游游客以中青年為主,結婚並育有子女的人員佔比較大;出游時間以暑期和國慶居多,4月份春暖花開時也是一個小高峰;高達59%的生態旅游游客選擇駕車出行,自駕游已成為最顯著的趨勢。此外,生態旅游游客最為偏好的住宿為特色民宿,『擁有』一幢森林小屋是許多受訪者的共同願望。
大數據報告還表明,黑龍江、江西、貴州等省份的生態資源對一線城市游客的吸引力最強;前往黑龍江、內蒙古和山東的游客中,擁有車輛的比例最高;此外,游客對高端消費品的偏好、出境旅游的佔比、重游率的佔比以及旅游黏性的高低,黑龍江都位列前三。針對高消費力的親子游人群,打造高品質的休閑自駕游產品,將成為黑龍江生態旅游全新的增長點。
中國的生態旅游已進入了黃金發展期,《中國生態旅游發展報告》和《中國生態旅游大數據報告》的首發,為推進中國綠色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橕和市場分析,更為黑龍江的經濟結構轉型和生態旅游發展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指導和建議,引起與會國內外嘉賓的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