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12日訊 今年以來,哈爾濱海關深入推進改革,打造集約化管理模式,優化再造業務流程,組建了『核批中心』『稽核中心』和『業務監控指揮中心』,實現了業務管理的集約化、智能化和專業化,提昇了服務群眾和企業的整體質效,讓企業實實在在體驗和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
提速度,開啟效率型審批。哈爾濱海關改變了以往在省內各地分散辦理、隸屬海關和總關分層核批的業務模式,組建了『核批中心』統一辦理全省業務,全新打造集約高效的行政核批新模式。省內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海關』平臺遠程申報,或直接就近到省內任何一個海關窗口提出業務申請,實現業務辦理全省『通受通辦』。通過集約化管理統一業務規范、統一操作流程、統一辦理時效、統一諮詢服務,實現簡單業務當時辦結、一般業務當日辦結、復雜業務及時辦結,解決了以往核批業務各自為戰、不夠統一的問題,核批效率大幅提昇,核批時間由規定的10個工作日壓縮到7個工作日,單項業務辦理時限比舊模式平均壓縮3天,業務核批當日辦結率由原來的5%提昇到20%。
沃爾沃汽車(亞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亞太區關務總監高敬峰欣喜地說:『我們公司業務量大,進口零部件品種繁多,生產加工和出口情況復雜,過去辦理加工貿易手冊涉及到的辦理環節多、程序復雜,而且需要經常往返大慶、哈爾濱兩地,哈爾濱海關成立「核批中心」以後,這些問題都得到了有效解決,「核批中心」專門為我們試點運行了以企業為單元的新型加工貿易改革模式,從小手冊變成大賬冊,還可以根據生產需要跨年度核銷,這樣一來,就把我們企業從進口、生產到出口核銷與海關的監管緊密順暢對接,業務辦理速度比以往提高一倍,對企業的運營效率提昇貢獻率達到50%,結合免擔保等措施,為我們減少資金佔用數億元,節約各類經營成本數百萬元。』
更便捷,實行智能化流程。哈爾濱海關以信息化為引領,加快『智慧海關』建設,提高『互聯網+海關』平臺應用。以往企業必須要到海關窗口辦理海關業務,而現在可以足不出戶線上辦理,大幅減輕了企業負擔,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新模式實行以來,網上業務辦理率達82%,節約企業往返路費和行政成本達數十萬元。開發音視頻系統,搭建海關與企業遠程溝通的線上平臺,企業可以線上與海關溝通交流,一改過去企業就復雜業務問題多次往返諮詢的弊端。新組建的『業務監控指揮中心』實現閉路電視監控全省各海關口岸現場全覆蓋,監控指揮直達現場、精准即時,進出境車輛機檢圖像智能化集中審核,非侵入式、順勢監管更多地替代了傳統的『開箱』查驗,口岸通關更加順暢高效。
要質量,打造專家型團隊。三個業務中心集約了專家骨乾力量,處理業務專業化優勢聚集效應進一步增強,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昇。通過組建專家團隊,服務地方大項目建設,提前介入、主動對接,為引領地方經濟發展的大項目打造專業定制化諮詢服務,保障企業用好用足重大技術裝備等減免稅政策,避免企業因不了解而沒有充分享受減免稅優惠政策;調整減免稅擔保模式,落實項目額度預撥管理機制,每年為企業減少佔款資金上億元。開展以企業為單元加工貿易監管改革試點,實施『自主備案、自主核報、自主繳稅』的管理方式,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促進我省加工貿易轉型昇級。通過『稽核中心』集中稽核查專家力量,對重點商品、重點行業開展深度分析和專項稽查,有效提昇稽查效能,稽查有效率同比提昇3倍。開展打擊走私『洋垃圾』『瀕危動植物』等專項行動,有效震懾違法進出口活動,保障良好的進出口秩序、維護健康穩定的市場環境。
采訪中,哈飛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汽輪機廠、哈爾濱電機廠等公司負責人紛紛表示,國家賦予的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哈爾濱海關『核批中心』成立後,多次到企業實地調研了解情況,為企業向國家申報項目提供政策諮詢服務,盡量避免企業因申報不科學而造成一系列問題。核批速度上來了,稅收政策的有效利用率由原來的不足50%提昇到95%。哈爾濱海關通過落實項目額度預撥核批機制,大大減輕了企業在減免稅擔保方面的資金佔用壓力。在海關的支持下,盡享國家給予裝備制造企業的優惠稅收政策。
哈爾濱海關黨組書記、關長靳延勇表示,按照海關總署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哈爾濱海關緊密結合龍江『打造一個窗口、建設四個區』的對外開放發展定位,紮實推進業務改革,進一步優化外貿營商環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過組建關區業務『核批中心』『稽核中心』『業務監控指揮中心』三個中心,依靠海關科技應用,依托『互聯網+海關』平臺,實現海關業務辦理『全程在線』,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有效降低進出口企業和個人的通關成本。通過改革作業模式,調整業務格局,優化作業流程,達到了管理資源集約化、管理手段智能化、執法操作標准化的目標,進一步提昇了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實現了強化監管與優化服務的有機統一。通過實實在在的改革舉措,向龍江外貿企業和龍江人民釋放出海關改革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