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6月15日訊 14日是第十五個『世界獻血者日』。記者從哈市血液中心舉辦的慶祝第十五個『世界獻血者日』表彰暨首屆街頭獻血屋LOGO設計征集活動啟動儀式上了解到,從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頒布,20年來,哈市累計獻血人次超200餘萬,無償獻血總量超600噸。僅2017年,哈市獻血人數達13萬人次,獻血量47.51噸。在當天活動現場,記者采訪到了哈市幾位無償獻血者,聽他們講述獻血故事。
61歲的徐金源退休前是哈爾濱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職工,從2000年起,他開始參與無償獻血,17年來累計獻血25萬餘毫昇,相當於50個成人的全血量,是冰城當之無愧的『獻血冠軍』。『我捐獻的這些血不算什麼,以後會有越來越多人超越我。一想到自己捐獻的血液可以救助他人,我就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徐金源說。
與捐獻全血不同,血小板半個月就可以捐獻一次,這也意味著一年最多可以捐獻24次血小板。多年來,徐金源除了每年獻兩次全血之外,還要再捐獻20多次血小板。2012年,徐金源55歲,差點就不能獻血了,恰好趕上當年獻血新規發布,將無償獻血者的年齡由55歲延長至60歲,他的獻血之路又延長了五年。五年來他一直堅持鍛煉身體,就是為了能獻出健康的血液。然而今年,61歲的徐金源『超齡』了,『獻了這麼多年的血,這一下子不能幫助別人了,還真有點不適應。』一提起這事,徐金源就不免有些傷感。
哈市67歲的劉麗娜,不但是一名『熊貓血』獻血者,還是一名無償獻血志願者,獲得了『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終身獎』。『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知道無償獻血的重要性。』劉麗娜說,2003年,她在哈市街頭獻血車獻血時,得知自己是RH陰性AB型血,熊貓血當中更稀少的一種血型。從那以後她就加入了哈市稀有血型互助協會,每當接到獻血通知,她都是隨叫隨到。『有一次我接到血液中心的電話,有一個孩子手術急需用血,時間很緊急,我最後直接在開到家附近的采血車上獻的血。』劉麗娜告訴生活報記者,當她後來得知這個孩子最終脫離危險時,自己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和徐金源一樣,劉麗娜也是堅持獻血到60歲,累計獻血1萬2000餘毫昇,如今67歲的她作為一名無償獻血志願者,仍然積極參與哈市血液中心的各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