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7日訊(記者 姜輝) 在第二十九屆哈洽會上,黑龍江科技成果展區成展會一大亮點。該展區由黑龍江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組織布展,此展區代表著我省高水平高潛力科技實力,主要目的是幫助我省高科技迅速完成成果轉化。在黑龍江科技成果展的助力下,20餘年來,龍江科技之花已遍開祖國的四面八方。

『新』:全國獨一份的木耳薯片 沒事嚼兩片
『來兩片木耳脆片吧,像薯片一樣,沒事嚼兩片,補鐵』,17日,一走近省科技成果展區,記者就被一陣清脆的吆喝聲吸引了。木耳不是泡的軟嘟嘟的纔能吃嗎?順著聲音,記者來到了牡丹江長白雲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展臺。
『這是我們公司生產的即食木耳脆片加工項目,打破了黑木耳行業幾十年固有的產品形態,我們把黑木耳做成了快消品零食,像薯片一樣甜脆,方便安全還有營養,吃1斤脆片能抵普通木耳10斤』。一名工作人員打開一個綠色的鐵罐倒出來幾片淺灰色的薄片。記者放到嘴裡輕輕一咬就碎了,除了木耳的清香還有一股淡淡的甜味。
『這是我們公司歷經兩年自主研發的生產加工技術,已申報四項發明專利,不僅是省內就是全國也是獨一份。目前已經建成中試生產線,系列產品「方便木耳」、「凍乾木耳脆片」已經投放市場,反響很不錯,參展這兩天已經有10多家南方企業有意向去廠裡考察,簽約的希望很大』。該工作人員說。

『特』:育苗不用土水稻畝產增38公斤
記者轉過一個拐角,來到一叢綠意蔥蔥的秧苗前,旁邊還擺有幾騾淺黃色紙殼一樣材質的長方形托盤。
『這是我們公司生產的水稻育秧基質盤,你摸摸,盤裡不是土,而是秸稈通過膨脹等工藝與其他植物纖維粉碎後進行機械熟化處理,再用一系列的工序,混合成的人造泥漿,最適合培育秧苗』。來自黑龍江稻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還研制成了專用吸附式自動成型機械設備,『以後能自動化生產,實現以板代土培育水稻秧苗的目的』。
不用土,秧苗能成活嗎?產量能怎麼樣?
『我們已經累計示范推廣137萬畝,平均比對照畝增產6.7%,畝增收糧食38.22公斤,水稻按市場價每公斤3元算,合計經濟效益1.5708億元』。該工作人員表示,截止到2017年,項目已經在湖北、河南、吉林和黑龍江等地示范推廣,生產育秧基質盤4500餘萬張,示范面積達到137萬畝。
『實』:零件3D打印水下效率又耐用
省內的各大高校在黑龍江省高精尖領域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次展會自然少不了他們。


『這是我們哈爾濱工程大學帶來的泵噴式蛙人水中推進器』。順著工作人員的話望過去,那是一個一頭圓三角形一頭橢圓形的銀灰色物體,從後面看去,物體裡面還有一個渦輪風扇。
『我們采用了鋁合金骨架和碳纖維外科,內部復雜的工藝零件都用3D打印工藝構建出來的。』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泵噴式蛙人水中推進器是一種濕式單人推進器,顛覆了傳統的推進器布局,大大增加了快速性和推進效率。水下工程、蛙人部隊、休閑潛水都能用得上,是非常實用的一款產品。
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傾力幫助龍江成果就地轉化
『幫助我省科技成果快速落地轉化,每年都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黑龍江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調研員宋錦介紹說,黑龍江科技成果展已經連續20餘年參展『哈洽會』,幫助過的企業遍布祖國四面八方。今年的展區面積是150平方米,優中選優選出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新材料、醫療健康、信息技術、智能制造7大類47個項目參加了展覽。
『每年2月份起,我們就開始向各地市征集科技含量高潛力巨大的項目,今年征集上來128個項目,由於展區位置有限,只能忍痛選出一部分,剩下的還得再找機會』。在宋錦眼中,每個高科技項目都應該像對待自己孩子那樣愛護幫助。『我們黑龍江有非常好的高新產業技術基礎,僅哈爾濱市區就有哈工大、哈工程等51所高等院校,500多所科研機構,落戶哈市的高科技企業多達5000餘家,每年的專利、成果都很多,但是想轉化並不容易,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借助哈洽會這個平臺,幫助黑龍江省更多高科技成果實現轉化,為黑龍江省經濟高速平穩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