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6月20日電 35歲的王楠在哈爾濱市某銀行工作。他的妻子是一名初中教師。他們最近有了件煩心事兒。
『在我眼裡,女兒和豆豆都是我的孩子。』豆豆,是王楠養的英國古代牧羊犬,也是此次頒布的《哈爾濱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39種禁養犬之一。
《條例》中明確了39種禁止飼養的烈性犬和大型犬,如秋田犬、沙皮犬、德國牧羊犬等,也規定了凡肩高超過55厘米、體長超過75厘米的純種犬及雜交犬均在禁養范圍之內。相較幾年前哈爾濱市公安局發布的49種禁養犬,本次頒布的《條例》不包含金毛犬、拉布拉多犬、哈士奇犬等性格較為溫順的犬種。
『我女兒6歲,是和豆豆一起長大的,感情非常深。這周就要把豆豆送到城區外孩子姥姥的家裡了。每天放學回家,孩子都很難過。』王楠的妻子張女士說,『我們承諾每周末讓她去姥姥家和豆豆玩兒,她纔好了一點。』
王楠則往好的方面想了想:『古代牧羊犬需要大量的奔跑、鍛煉。我們在城中心住,狗狗其實沒啥奔跑、玩耍的空間。而且,盡管豆豆性格溫順,我們遛狗時也會系繩,但還是有嚇到小區內老人、孩子的可能。』
無獨有偶,62歲的香坊區退休職工姜阿姨,也要面對與愛犬的別離。她將家裡兩只貴賓犬之一送給了老友。小型貴賓犬,並不屬於禁養犬范圍內,但《條例》規定,城區內養犬人每戶限養一只。『心裡肯定難受,有點捨不得,但規定就是規定,咱還是得遵紀守法、得支持啊。』姜阿姨說。
據了解,截至2017年底,全哈爾濱市犬只總量已接近6萬只。
5月17日,哈爾濱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即日起將開展為期一周的依法文明養犬集中整治宣傳活動,依法查處違規養犬行為。會上,對《條例》內容進行了現場解讀。
《條例》規定,養犬人遛犬時,犬只由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牽領或者攜帶,為犬只掛犬牌;犬繩長度不得超過2米;在公共樓道、電梯及其他擁擠場合,為犬只戴嘴套或者懷抱;不得攜犬與他人爭道搶行,應主動避讓行人尤其是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有效制止犬只追咬行人、持續吠叫或在人員聚集處追逐嬉鬧;及時清理犬只排泄物;不得攜犬乘坐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出租汽車的,應當征得駕駛人員同意。
整治期間,對拒不改正違規行為的,公安機關會依據《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對禁養犬只依法予以沒收;對一戶飼養多條犬只的,會依據《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允許養犬人保留一只准養犬,其餘犬只則依法留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