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探秘鄂倫春族風情 中國·十八驛站文化園民俗文化節開幕
2018-06-25 15:30: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25日訊(記者 侯巍 編輯 王艷)秀美驛站民族風,激情四射薩滿情。6月24日,中國·十八驛站鄂倫春文化園民俗文化節在大興安嶺十八站鄂倫春文化園內開幕。薩滿、火神祭祀儀式、文藝演出、品嘗鄂倫春族食品等特色活動為游客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鄂倫春族風情表演。

鄂倫春族叩拜。

觀眾品嘗鄂倫春族美食。

  十八驛站鄂倫春文化園位於十八站林業局查班河管護區公路乾線14公裡處,距離林業局局址22公裡,今年六月開園,景區內『薩吉滿盛山』上建有18.8米的高薩滿頭像、日月廣場、九曲通聖、七星棧道、阿尼湖、山神樹等景點,極具民族特色。9根圖騰柱矗立在日月廣場上,全面展示了薩滿神秘文化。園區成為充分展示鄂倫春和薩滿文化、民俗民情的旅游勝地。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日月廣場中央象征火紅生活的篝火持續燃燒,廣場兩側以十八驛為品牌的水、面、油及山特產品展臺讓人目不暇接,游客在景區內登山、賞景、聚餐,廣場上人山人海,邊欣賞風情文藝表演邊品嘗美食,共同慶祝節日。六口大鐵鍋裡沸騰著鄂倫春族群眾精心燉制的羊肉,陣陣香味令人垂涎,游客紛紛前來品嘗鄂倫春民族美食。

薩滿頭像莊嚴威武。

  神秘的薩滿文化賦予十八驛站豐富的鄂倫春族風情,依托這一資源,十八站林業局圍繞『古驛小鎮』這一主題,先後打造了『燈籠城、驛字石林、仿古門樓、318厘米滿漢雙文巨印』等文化品牌,借助當地鄂倫春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優勢,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切入點,進行了整體設計和規劃,利用情景再現、修舊如舊、復古還原等手段,將鄂倫春民族風土人情、衣食住行、薩滿民俗、神靈崇拜等極具民族特色的內容進行整體打包,黃金古驛站歷史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傳承鄂倫春非物質文化遺產。

老薩滿祭祀。

  連日來,十八站林業局到處充滿了歡歌笑語,近萬名來自福建、臺灣、浙江等地的游客湧入十八驛站,局址內各大賓館、旅店、飯店全部爆滿。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改革開放40年·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