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馬克思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揭示了實踐屬性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屬性,也是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體現。實踐的觀點、生活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於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征。
馬克思主義在社會實踐中產生和形成。馬克思主義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產生的,社會實踐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前提。十九世紀四十年代,隨著歐洲主要國家相繼走上工業化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進而形成的階級分化使人與人之間產生了赤裸裸的利益關系,分裂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陣營。異化勞動使無產者喪失了自由與尊嚴也喚醒了他們的反抗意識,走出了為自身解放而奮斗的第一步,開啟了工人運動的高潮,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實踐和階級基礎。馬克思開始站在無產階級和共產主義立場對唯心主義進行批判,形成了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即實踐觀點。按照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狀況和資本主義的發展規律,在已有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形成了以實踐觀點為基礎、以解放全人類為目標的嶄新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揚棄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學說,克服其片面性,提出實踐概念。在實踐活動中產生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相互制約關系。在實踐的基礎上認識到立足於私有制的資本主義只是人類社會暫時的階段,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的最高目標,使其理論具有了鮮明的實踐特征。
馬克思主義在斗爭實踐中成熟和豐富。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於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於拿這些對於客觀規律的認識去改造世界。各國馬克思主義者,立足本國實踐開創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列寧在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各種矛盾加深和激化的進程中,將無產階級革命從理論准備階段向實踐階段推進。在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中回答了如何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的問題,向世人昭示無產階級革命道路不是一成不變的,無產階級革命可以在政治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首先取得勝利。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將馬克思主義推向了新的歷史階段。十月革命為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殊歷史條件下,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在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指導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正如恩格斯所言,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所以具有與時俱進的強大生命力,就是因為它能夠與各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馬克思主義具體化,不斷成熟和豐富,為其自身發展開闢新的道路。
馬克思主義在建設改革實踐中發展和傳承。
馬克思、恩格斯歷來反對不顧實際情況照搬照抄自己的理論。他們揭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勾勒了未來社會的大概輪廓,但是他們並沒有規定未來社會的各種具體制度和實施方案。馬克思主義需要在新的實踐中有大發展,是新時代的大趨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創造,與時俱進,形成了推動改革發展的新經驗新舉措。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與中國建設和改革實踐相結合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系列理論成果。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實踐。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新時代新任務新實踐需要新思想來引領。黨的十九大報告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
馬克思一再告誡人們,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變化。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裡的學問,而是為了改變人民歷史命運而創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馬克思主義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但關鍵是怎樣發展,向什麼方向發展。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堅持,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唯一正確態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要繼續弘揚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特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踐相結合,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作者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