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經濟報6月26日訊 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的『穩步推進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服務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省衛計委制定了《黑龍江省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此項行動計劃是一個標識,也將是進一步提昇全省醫療服務水准的一個新開始。
區域協同信息共享
形成服務新格局
《計劃》指出,各級醫療機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實施健康龍江戰略為主線,以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面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落實『互聯網+醫療健康』行動計劃為目標,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2018年—2020年,進一步鞏固改善醫療服務的有效舉措,將其固化為醫院工作制度,信息化建設不斷落實深化。進一步推進醫院由規模化向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加強人文方面建設,應用新理念、新技術,創新醫療服務模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醫療服務新需求。
利用3年時間,努力使診療更加規范安全、就診更加方便快捷、溝通更加有效和諧、體驗更加舒適幸福、費用更加合理清晰,逐步形成區域協同、信息共享、服務一體、多學科聯合的新時代醫療服務格局,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基層醫療服務質量明顯提昇,社會滿意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遠程醫療全覆蓋
看病就在家門口
自2018年起,醫療機構將完善和落實預約診療制度、遠程醫療制度、臨床路徑管理制度、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醫務社工和志願者制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以有效改善醫療環境。
三級醫院應通過省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或其他渠道開放號源,進一步增加預約診療服務比例,預約診療率不少於50%。鼓勵二級醫院開展預約診療,建立良好就診秩序。大力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集中預約檢查檢驗,預約時段精確到1小時。三級醫院優先向醫聯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預留預約診療號源,保證醫聯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前24小時預約就診號源。
《計劃》提出,全省所有醫聯體實現遠程醫療全覆蓋。醫聯體牽頭醫院建立遠程醫療中心,依托區域遠程會診平臺或其他互聯網形式,向醫聯體內醫療機構提供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超聲、遠程心電、遠程病理、遠程查房、遠程監護、遠程培訓等服務,遠程會診結果將回傳到個人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數據庫,便於質量控制和信息查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擴大遠程醫療服務范圍,使更多的適宜患者能夠在家門口獲得上級醫院診療服務。
醫療機構實現臨床路徑管理信息化,逐步將藥學服務、檢查檢驗服務等納入臨床路徑管理,增加住院患者臨床路徑管理比例,實現臨床路徑『醫、護、患』一體化,增強臨床診療行為規范度和透明度。
就診推行『一卡通』
信息全部互聯通
《計劃》要求,各地要深入分析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充分運用新理念、新技術,促進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保障醫療安全。要結合我省實際,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2018年—2020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重點從多個方面創新醫療服務,進一步提昇人民群眾獲得感。以健康扶貧為核心,讓基層貧困患者享有優質醫療服務;以『互聯網+醫療健康』為手段,建設智慧醫院;病人為中心,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以危急重癥為重點,創新急診急救服務以醫聯體為載體,提供連續醫療服務;以日間服務為切入點,推進實現急慢分治;以『一卡通』為目標,實現就診信息互聯互通;以社會新需求為導向,延伸提供優質護理服務;以簽約服務為依托,拓展藥學服務新領域。
《計劃》提出,基於全省健康信息平臺,加強居民健康卡、醫保卡等應用,實現地級市區域內醫療機構就診『一卡通』,患者使用統一的就診卡可以在任一醫療機構就診,嚴格執行就醫就診實名制。鼓勵有條件的地市整合居民健康卡或就診卡的就診、結算、支付、查詢、掛號等功能。
『進一步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逐步實現二級以上醫院優質護理服務10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相關負責人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