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9日訊 (記者 許諾)29日,東北民主聯軍將士紀念塔揭幕和東北民主聯軍紀念館正式開館。這標志著我國規模最大、資源最豐富、建設標准最高的首家以紀念東北民主聯軍主題園區的誕生。在這一天,各界人士聚集在此,共同吹響紅色傳承的『衝鋒號』。

2018年是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入關作戰七十周年,是哈爾濱解放七十二周年。黑龍江三五國防文化博物館以東北民主聯軍入關作戰70周年為契機,在原東北民主聯軍『前線指揮部』所在地哈爾濱市雙城區,傾力打造國內首家以東北民主聯軍為主題的紀念園,在園中建設東北民主聯軍英雄廣場,東北民主聯軍紀念館,東北民主聯軍『英雄譜』等設施。
在新建成的東北民主聯軍紀念館裡,展出了千餘幅照片和數百件展品,包括東北民主聯軍使用過的武器,東北民主聯軍獲得的證書、獎章等,再現了當年黑土地上經歷的戰火硝煙。紀念館以歷史為縱軸線,講述了東北民主聯軍自組建以來,揮師南下發展和戰斗的進程。
活動邀請了曾為哈爾濱和東北解放作出重大貢獻的70位開國將帥後代子女,30位東北籍東北民主聯軍後代子女參加了此次活動。
曾克林少將之女曾京美說,抗日戰爭之後,她的父親是首支挺進東北的部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此次特意帶著丈夫一同從北京趕到哈爾濱雙城來參加這個活動,看到了父親曾經一起戰斗過的戰友的後代子女非常的激動,『我們共同重溫父親,重溫家風。』曾京美說,東北民主聯軍紀念園的建成,歷史的、客觀的詮釋了東北民主聯軍在東北解放事業中豐功偉績,全面地、系統地呈現了東北人民在全國解放事業中的重大貢獻。為龍江人廓清了厚重的紅色文脈,為黑土地矗立了永恆的精神豐碑。

四野後代聯誼會會長劉煜濱說,再次踏上這片父輩們戰斗過的黑土地,心情依然很不平靜。作為東北民主聯軍將帥的後代子女,很多人是在馬背上來到了東北,而他就出生在冰天雪地,對這裡懷有濃厚的感情。父輩們在這片土地上,與天斗,與地斗,與敵斗,在近三年的蹉跎歲月中,不但解放了東北,而且從這裡揮師南下解放了全中國。『東北民主聯軍指揮部』就坐落在我們腳下的這方土地。這裡既是紅色文化的富礦,也是革命精神的沃土。
黑龍江三五國防文化博物館館長王軍,是經歷過戰場浴血奮戰的一位老兵,十年來,他在黑土地雙城區建起了黑龍江的厚重的紅色文化,填補了黑龍江紅色文化的空白。
王軍從小聽著爺爺講東北抗聯的英雄,趙一曼、楊靖宇、李兆麟等抗聯英雄的故事長大。上學的時候,又聽東北民主聯軍搞土改,剿匪、楊子榮打虎上山的故事。隨後,又出國作戰參加了秘密的援老抗美戰爭。作為一個老兵,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黑土地的紅色文化,怎麼去挖掘和發揚和傳承。
王軍說,此次東北民主聯軍紀念館內收藏了幾年來征集的上千幅照片、百件衣物、證件、武器等藏品,以及近200位民主聯軍將領後代簽名的書籍和文字。這些物品都來自走訪收藏,還有一部分是將領或老戰士後代子女贈送父輩的遺物,目的就是要把黑土地的紅色文化宣傳出去,在不遠的將來,雙城區將會成為紅色旅游文化的中心地區。

參加此次活動的,還有中小學生。來自雙城新興中學學生代表祝康樂說,他生在雙城,長在雙城,他知道,腳下的這片土地還有許多他不曾聽說過的戰斗故事。『我曾經和同學們去過四野指揮部的小四合院,在那裡聆聽了講解員阿姨為我們講起了好多將軍,元帥的英雄故事。我深深地被這些故事吸引和打動,在那樣困難艱苦的環境下,他們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解放了東北,解放了全中國,真的了不起。』祝康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