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30日訊 駐依蘭縣三道崗鎮龍興村第一書記安晨輝,是哈爾濱市委統戰部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
她是2015年派駐的第一批扶貧乾部,也是哈爾濱市首批唯一的女性駐村第一書記。在村裡一乾就是兩年。
2017年5月,哈爾濱市委進一步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安晨輝盡管已經57歲了,且家有年邁老母需要照顧,但她毅然再次奔赴扶貧攻堅第一線。她說,能夠投身到扶貧攻堅這場偉大事業中是自己的莫大榮幸。
3年來,龍興村先後獲得鎮先進村黨支部、市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安晨輝先後榮獲了哈爾濱市政府授予的二等功榮譽稱號1次,連續2年被評為哈爾濱市優秀公務員,2018年經村民推選成為『依蘭縣十大感動人物』。
龍興村是全縣有名的省級貧困村,地處丘陵地帶,土地貧瘠,村集體經濟薄弱,歷史包袱沈重,全村以種田為主且產量極低。
初到龍興村,安晨輝首先走村入戶了解情況。通過半個月的大量調研,摸清了龍興村的家底,建立起村民家庭臺賬,為謀劃脫貧思路、提出脫貧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據。
今年初,安晨輝偕同禧龍陶瓷大市場和紅旗家具城的愛心企業家組成調研組,到龍興村當場簽約110餘萬元,投資建設佔地16875平方米的黃牛規模化養殖場,目前前期建設工作基本完成,建成後可帶動20餘戶貧困戶脫貧致富。3年來,安晨輝積極聯絡澳門閩商會、省市扶貧辦、省文化廳扶貧辦、市海聯會、市臺聯等國內外海內外人士和組織踴躍支持龍興村扶貧工作,先後投入資金400餘萬元,昇級村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娛樂場所,整修危舊房屋,極大改善了龍興村的面貌。全村建檔貧困戶由2014年的364戶1572人減少到現在的92戶287人,人均收入由4000元增加到1.2萬元。
駐村以來,安晨輝始終把龍興村農民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來辦。哪家村民孩子該上學了,哪家老牛要產牛犢了,全都熟記於心,及時提供幫助。當村民患病或遇到意外情況時,安晨輝和工作隊總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幫助化解難題。村民趙朋意外摔傷、趙桂清患病時,工作隊主動幫助聯系醫院、送醫治療,並墊資提供住宿;村民張金榜食管破裂、肺氣腫發病期間,工作隊3天幫助籌款10餘萬元,使他得到及時救治,挽救了生命。村民自家種的農副產品賣不出去,安晨輝就拿到省城賣給熟人和朋友,利用微信推銷。尤其是與黑龍江金農網合作進行線上銷售,讓農民的自有產品打開了市場和銷路,熟悉安晨輝的朋友開玩笑地說她儼然是個商人。今年初以來,安晨輝帶領工作隊先後協調解決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問題70多件,承諾事項兌現率達到95%以上。在工作隊的幫助下,10餘貧困戶蓋起了嶄新的瓦房,通過養牛、養雞等先後成為龍興村的致富帶頭人。
真心換來的是令人動容的真情。一次,聽說安晨輝和工作隊要回城裡爭取項目資金,30多位村民自發來到工作隊院門口,帶著自家產的土雞蛋、茄子、花生、小米等,一個勁地往他們手裡塞。那一刻,安晨輝和工作隊員覺得手中的禮物是如此低調而奢華,承載著村民最真摯的情感、期待和厚望。
為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精准扶貧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工作隊開設了『黨員微信學習討論群』,及時更新轉發中央和省市有關扶貧政策精神。開設了農民產業技能培訓班,培訓村民300餘人次,實現79名貧困人口就業。
3年來的駐村扶貧工作,安晨輝深深地體會到,當好一名扶貧乾部,要有責任擔當,重任面前不退縮。要有與農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深厚情感,吃農家的飯,講農村的話,想農民的事。堅持扶心、扶志與產業扶貧、技能扶貧相結合,確保貧困農民不返貧、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