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樺南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2018-07-02 10:30:52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譚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2日訊 樺南縣針對鄉鎮黨委權責不匹配、統帶能力弱、服務跟不上等問題,選取明義鄉在全省率先開展『強鄉擴權』改革試點,經過三年探索實踐,改革已擴大到了6個鄉鎮,為抓鄉帶村提供了有力支橕。該縣圍繞提昇鄉黨委『統』的能力和整體功能,科學調機構、賦權力、配資源,切實強化了鄉黨委的統帶功能。打破身份編制限制,把鄉鎮原有的『2辦5中心』調整為『3辦3中心』,鄉鎮黨員副職分別兼任主任,黨群職能整合到基層組織辦,鄉鎮黨委副書記兼任基層辦主任。讓黨員骨乾挑『大梁』,有效解決了部門職責交叉、執行不暢等問題。通過確權、委托、機構延伸三種方式,依法依規確權40項、委托賦權29項、延伸賦權289項,有效解決了以往『看到的管不了、該管的看不到』『只擔責沒有權』等問題,改變了鄉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尷尬局面。建立了便民服務大廳、網絡審批平臺,將公共服務等事項進行整合,通過網上預審、預核和審批,實現了一窗口對外、一站式服務,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審批辦結時限由28.3天縮減到15.6天。開設黨建服務窗口,提供流動黨員就近『安家』、困難黨員救助等服務內容48項。目前,已服務黨員和群眾16.7萬人次,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1091個。探索在試點鄉鎮組建『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實現了抓鄉帶村『一站通』。每3-5個行政村設立1個指導站,共組建立指導站33個,覆蓋6個鄉鎮、125個行政村,確保了黨建管理服務有形有效。有針對性選派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實的鄉鎮包片黨員乾部任站長,包村黨員乾部和駐村第一書記任指導員,共派站長33人,指導員251人。北合發村曾是全縣軟弱渙散的難點村,在指導站幫扶下狠抓問題整改,現在已變成全市黨建示范村。

  健全『雙聯雙導』機制,即指導站上聯鄉鎮黨委基層組織辦,督導村支部貫徹落實鄉鎮黨委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下聯村支部,收集黨員和群眾反映問題訴求,並及時跟進解決。同時,健全完善月聯席、季匯報、年考核等制度,指導站每月召開1次片區聯席會議,鄉鎮黨委每季度聽取1次工作匯報,縣委不定期抽查評估指導站工作,實現縣鄉站三級聯抓,切實推動了工作的落實。

  縣委組織村黨支部互聯互動、共建共促,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發展。通過組織支部結對聯建,變縱向聯系為縱橫互動,開展同上黨課等活動385次,培育了『五亮五做』『三帶三幫』『N+貧困戶』等農村黨建載體10餘個,打造『雙百』『521』等省市黨建示范典型14個。鄉鎮黨委、指導站同村黨支部共商共議,協調相關部門,解決109個村屯飲水安全,改造泥草(危)房504戶,改造維修村所89個,轉移農村勞動力1500人,轉化軟弱渙散村黨組織20個。鄉鎮黨委、指導站幫助各村認真謀劃發展思路,實施『九型強村富民法』,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冰雪旅游』『紅色旅游』『生態休閑旅游』,建設鉑勝雲『1+10+100』農村電商服務網絡,明義花山關藥特色小鎮等。累計建設『一村一品』專業村20個,集體經濟示范村13個,壯大薄弱村27個,消滅空殼村8個,實現有集體經濟收入村138個。開展指導站走進貧困村、黨員骨乾走進貧困戶『雙走進』活動,協調落實扶貧項目33個,解決生產生活問題580餘件。設立村級代辦站6個,黨員骨乾任代辦員,提供大到行政審批小到買米送藥等服務60餘項,領辦代辦服務3.13萬件,減輕群眾負擔折合資金21.6萬元。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聚文明力量 促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