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20年以上老舊小區改造政策出臺
2018-07-03 08:47:10 來源:生活報  作者:袁成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7月3日訊 2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為切實提高單、散、危樓和老舊小區居民生活質量, 《關於推進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指導意見》發布。《方案》要求,從2018年起,利用5年時間,大幅度完成設區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實現基本使用功能得到完善、居住環境明顯好轉。

  A 改造范圍20年以上設施不全環境髒亂的小區

  建成使用20年以上、配套設施不全、環境髒亂差的住宅小區和有維修使用價值的樓房。具體標准由市(地)、縣(市、區)政府根據各自實際確定。

  B 改造要求改不改怎麼改由業主自主決策

  ◎政府統籌、市場運作。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是老舊小區改造組織實施的責任主體,對改造工作負總責,按照市級統籌、縣級組織、街道辦事處實施的工作機制,明確和落實各方責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盡力而為。

  ◎業主自願、先易後難。老舊小區改造應廣泛征求業主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精准施策,改不改、怎麼改由業主自主決策。對居民改造意願強烈,已組建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和納入改造規劃的老舊小區,應當予以優先改造。

  ◎因地制宜、陽光透明。對改造價值不高,短期內不能整體拆除的舊樓房,原則上只做應急性維修改造。改造內容、規劃設計等內容要公開公示,實現全程陽光透明。

  C 改造內容出入口設大門增設門衛對樓梯等進行無障礙改造

  ◎健全環衛消防設施。

  取消樓體垃圾道,按照標准配建垃圾收集點,設置密封式垃圾桶(箱)。清理亂搭亂建,清理樓宇間和樓道內亂堆雜物。完善消防配套設施。清理疏通消防通道,小區出行道路做到人車分流,確保救護和消防通道通暢。◎改善小區環境設施。

  對小區道路實施硬化、修復或重建。進行院落綠化,適當增加居民活動空間。全面清理佔用道路、綠地停車。補齊小區樓牌、門牌,增設小區文化宣傳欄。完善小區照明系統,補齊路燈、樓道燈。修繕雨水管、雨棚、散水等建築構配件。

  ◎改造小區基礎設施。

  改造梳理歸整小區內地下地上和樓內的給排水、強弱電、供暖、供氣管網、線纜。對雨水、污水管道以及化糞池進行全面的疏通清淤,確保污水管線暢通。

  ◎房屋維修改造。

  對樓頂屋面防水進行維修,修繕樓宇公共部位窗戶,更新改造樓梯間地面和扶手。整修粉刷樓宇外牆、公共部位內牆與頂棚。維修樓宇單元入口臺階、坡道。

  ◎適老無障礙改造。

  重點對坡道、樓梯等公用交通節點進行無障礙改造。在公共區域設置無障礙休息區和休息座椅。同時,要完善監控防控措施。根據小區實際,可在小區主要出入口設置大門,增設小區門衛值班室,安裝車輛道閘等出入管理系統。完善小區監控系統,維修或安裝樓宇單元防盜門。

  ◎危險房屋整治改造。

  及時消除險情,提高既有房屋防險抗災能力。鑒定為B級或C級的危房,應對處於危險狀態的結構構件或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的部分承重結構,及時修繕或加固;鑒定為D級的危房,應納入棚戶區改造計劃,及時拆除重建或實行貨幣化安置。◎可增選改造內容。

  有條件的城市可根據居民意願,結合小區實際,進行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建設物業管理用房、業主文化活動中心、幼兒園、老年人日間照料用房;增加加裝電梯、建設地下停車場、海綿小區、養老設施、教育設施、充電樁、 『平改坡』等內容。

  D 改造方式 政府主導、單位主導等五種方式

  1.政府主導。按照政府補貼、專營單位投入、業主適當承擔的方式,籌集改造費用,推進改造工作。

  2.單位主導。對於大專院校、醫院和大型國有企業等單位自建的職工住房,落實產權單位的主體責任,采取原產權單位投資、職工投入等方式積極推進改造工作。

  3.市場化運作。對具備市場化運作條件的老舊小區改造,采取小區業主利益捆綁開發(包括賦予小區特許經營權、建設停車位、加層改造)、商業捆綁開發(與城市其他優質項目打捆)等政策激勵方式,積極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參與投資改造。

  4.聯合改造。探索政府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一定比例出資聯合改造,物業服務企業通過獲得特許經營和政府物業補助等方式,逐步回收改造成本;探索物業服務企業和其他企業按照一定比例出資聯合改造,通過加裝電梯和建設停車場等設施設備的出售、租賃收益,逐步回收改造成本。

  5.自行改造。引導鼓勵業主充分發揮自治作用,組織召開業主大會,由業主共同商定改造內容、資金分攤和組織實施。

  E 扶持政策 統籌安排財政補助資金 有條件的市縣對加裝電梯給予補助

  扶持政策包括資金支持、政策支持、經營激勵、社會資助和單位分擔。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要統籌安排財政補助資金,用於老舊小區改造。鼓勵有條件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對老舊多層樓房加裝電梯給予適當補助。

  在原建設項目用地范圍內加裝電梯的,按照不增加原有不動產建築面積辦理,不需辦理佔用土地等相關手續,不再征收地價款,不需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及其他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不需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也不在不動產權證書或不動產登記簿上注記。在有利害關系的業主意見統一情況下,不考慮加裝電梯後住宅采光、日照間距問題。凡涉及規劃、設計、土地、施工、消防審批的,要簡化工作流程、縮短審批時限,加快審批速度。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