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7月11日訊 作為我省首個集慈善惠民服務和社會創業培育等於一體的街道級公益服務平臺,哈爾濱市道外區東原街道惠民社創孵化園截至目前共引來28家社會組織入駐,同時,引進社會資源,為轄區居民提供生活照料、困難救助、健康服務、技能培訓等全方位綜合服務。
日前,記者來到園區,正趕上剪紙手工坊在上課。剪紙班的蘇老師是東原轄區的居民,也是一名志願者,她把自己的剪紙手藝義務地教給轄區居民。轄區內的十餘名居民在她的指導下,圍坐在一起學習剪紙。『住在東原轄區非常幸福,我每周都參加這裡的剪紙課和聲樂課,跟鄰居們的關系親近了。』沿江社區77歲的學員張大娘說。據了解,包括剪紙手工坊、『美麗老人』瑜伽班、老人書法班在內,目前11個社區微公益創投項目落戶東原街道辦事處。這些由東原街道人大代表團購買的公益服務項目,今後將『組團』為東原轄區居民提供服務。
入駐園區的社會組織在接受園區孵化成長的同時,不忘回報居民。向陽花愛心公益團隊和愛龍江助老服務團以陪伴和資助的方式,幫助轄區內的老人和貧困家庭。其中愛龍江助老服務團眼下正在舉辦東原老人生日匯活動,從3月開始,每月一次,將10名轄區內的貧困老人及為社會做過貢獻的老黨員、軍人、教師、勞模聚集在一起,為他們過生日。此外,為了實施益剪計劃和『陪你看藍天』家游計劃,園區申請了政府購買服務,發動愛心理發店利用空餘時間給貧困老人理發,幫助殘疾人實現走出家門看藍天的願望。
園區執行主任王海臣介紹,園區以『政府購買服務、民間力量運作、專業團隊管理、政府公眾監督、社區民眾受益』為運營模式,努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惠民服務基地和社會組織聚集、培育的搖籃。『園區有兩個重要作用,其中社創園是培育和孵化初創期社會組織,為社區服務供給提供主體力量,在孵化中,有成熟的項目,可以直接惠及於社區居民。惠民園是直接引進社區和外部供給資源,只要能為居民提供無償或低償服務,園區都歡迎。』他說。
『街道辦事處是政府的最基層的組織,通過打造孵化園,整合社會力量,滿足所需所盼所想,實現百姓心願。』哈市道外區東原街道辦事處主任劉穎介紹,開園一年以來,孵化園已開展惠民服務大大小小百餘次,服務惠及轄區百姓近102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