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依安:實施陶瓷產業倍增計劃
2018-07-11 08:58: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樹坤 賈廣文 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11日訊 花若盛開,有蝶自來。秉承資源優勢,把握產業大勢,享有『北國瓷都』美譽的依安縣,集日用陶瓷、工藝美術陶瓷和特種陶瓷產品生產於一身,陶瓷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中國五色土(北方紫砂)之鄉』知名度和美譽度越發響亮。

  在依安陶瓷產業示范基地,記者走進經緯陶瓷有限公司生產流水線采訪,隨著陶瓷地磚打包完畢,正在裝車發往全國各地。經緯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虎告訴記者,經緯陶瓷目前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一條地磚生產線,也是國內最先進的一條地磚生產線,經緯瓷業從2017年10月到投產歷經7個月,是同行業建成投產速度最快的,創造了建設的奇跡。高檔地磚項目計劃總投資5.7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2.4億元,建成年產670萬平方米高檔地磚生產線。

  家裡有了梧桐樹,不愁招不來金鳳凰。目前,基地已入駐陶瓷及配套企業14戶,陶瓷重點企業有牧龍王瓷業、百佳居陶瓷、朗盛陶瓷、遼金源陶瓷、經緯瓷業和依烽特陶。主導產品由最初的外牆劈開磚、廣場磚和日用陶瓷,擴展到內牆磚、地磚和工藝美術陶瓷、紫砂壺等品類,配套企業延伸至包裝、模具、物流、礦產資源開發領域,形成錯位互補共生的發展態勢,填補了我省產業空白。

  全縣加快陶瓷產業鏈建設,促進持續穩定發展。引進原料加工項目,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保障研發、培訓及生產所需泥料供給,通過洽談與依安縣金山陶瓷原料有限公司簽約現已投產,實現了日用工藝陶瓷用泥本地化;加大產品研發力度,與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溝通洽談,初步洽談建立黑龍江陶瓷研發中心項目,項目落地後可為全縣陶瓷產業研發、檢測、孵化等提供保障。經過積極推進,北京宋莊『龍瓷』創作基地已開始運營。依托高嶺土資源供給能力,瞄准東北地區及俄歐陶瓷市場需求,借助『一帶一路』鐵路節點的運輸優勢,引進產品附加值高、市場空間大及齊齊哈爾目前空缺的陶瓷產業方面大項目。在總投資5.7億元中高檔仿古地磚項目第一條生產線投產後,推進其後續生產線建設,針對工業陶瓷、衛生潔具開展項目招商。

  5月19日是第八個中國旅游日。當天,依安陶瓷產業示范基地內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由齊齊哈爾私家車俱樂部組織的『走進依安,發現依安』自駕之旅活動盛大啟幕。以親朋為觀光單元的旅行者或三五成群,近百人的觀光隊伍,在引導人員的帶領下先後參觀了經緯瓷業生產車間內恢弘的地磚生產線、百佳居陶瓷內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的內牆磚樣品展廳、遼金源陶瓷內滿是藝術氣息的創作生產車間。來者無不嘖嘖稱嘆,流連忘返,由衷感受到了『北國瓷都』獨特的陶瓷文化魅力。

  推動陶瓷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形成一批體現鶴城地域特色、影響力較強的日用工藝陶瓷品牌,成為樹立龍江文化形象、促進文化旅游經濟發展、助推經濟結構調整的特色產業,是依安縣打出的又一張響亮的名片。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位於遼金源陶瓷內的『北國瓷都「非常2+1」』研學旅行培訓基地,800餘名在校師生驚奇的笑容和攢動的身影在光亮瓷盤的掩映下熠熠生輝。基地內設立的瓷都風采、陶風瓷韻、妙手神工、對話大師等活動,為陶瓷專業人纔、愛好者和學生提供了研學旅行的最佳活動場所。

  依安縣委書記李擁軍向記者介紹,2017年底經過充分調研、審慎思考,我們提出實施陶瓷產業倍增計劃。調整產品結構,穩定建築陶瓷,大上日用、工藝美術、衛生潔具和工業陶瓷項目,推動陶瓷產業由資源消耗型向節能效益型發展轉變。開發新市場,主推陶瓷伴手禮、家居擺件等小商品佔領大市場,力爭把陶瓷產業打造成10億級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條,推動陶瓷產業由脫節式向鏈接式發展轉變。優化政策、金融、服務和人纔保障等要素配置,推動陶瓷產業由單一化向多元化保障轉變。借助『龍瓷紫陶園』創辦陶瓷研發中心、孵化器、眾創空間、實訓基地、體驗吧和電商等平臺,全力打造獨具魅力的依安龍瓷紫陶特色小鎮。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