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五常市引進碩博人纔掛任鄉(鎮)長助理 地校攜手合作助力鄉村振興
2018-07-11 08:58:2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忠鵬 潘宏宇 白雲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11日訊 五常市為深入貫徹國家以鄉村人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要求,積極同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3所高校深化地校合作,為鄉鎮引進高素質專業化人纔,4月從3所高校柔性引進24名全日制在讀碩士、博士生到全市24個鄉鎮掛職鄉(鎮)長助理職務一年。

  五常市委書記張希清說:『我們提出在發展生態有機農業、牛家開發區、全域旅游產業上走出新路子,高校學子投身於五常全面振興發展的實踐中,恰逢其時、恰逢其勢,相信他們會為五常發展帶來新風新氣,增添新生力量,在五常全面振興發展的舞臺上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人纔投身鄉村振興新風氣增添新力量

  在『中國優質稻米之鄉』的五常市,24個鄉鎮的鄉親們都在熱議著一件新鮮事:咱們鄉鎮來了『高級人纔』了,碩士、博士給咱來當鄉鎮長助理了。

  鄉親們說的新鮮事,在五常市歷史上確實是第一次。五常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梅曉東談起引進人纔的過程仍興奮不已:引進工作從今年3月啟動,4月中旬掛職人員就正式到崗工作了。五常市需要全面振興發展,高校學子也需進一步強化社會實踐,深化合作有共識、有需求。五常市組織這次掛職,就是要以人纔合作為『媒介』,發揮掛職乾部橋梁紐帶作用,實現雙方合作的『無縫對接』,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五常市的振興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橕和人纔保障。

  4月11日,五常市召開了高校碩士、博士掛任鄉(鎮)長助理對接會,哈工大、東北林大和東北農大3所高校領導親自帶隊,選送24名優秀碩士、博士到五常市掛任鄉(鎮)長助理。五常市24個鄉鎮黨委書記參加,五常市委書記張希清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五常市委書記張希清說,五常市高度重視並積極推進與哈市高校各領域的合作,這次選拔優秀碩士、博士掛任鄉(鎮)長助理,從動議醞釀、到人選提出、到崗位安排、再到履行任職程序,得到了3所高校的大力支持,標志著我們地校合作特別是人纔交流合作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他誠摯希望掛職學子主動融入、踏實肯乾,聚焦生態旅游、綠色農業、生物制藥等發展方向,力爭在掛職期間留下青春人生濃墨重彩的一筆。

  高校教育需要平臺地方發展需要人纔

  進入新時代,無論是高校還是地方,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地方發展需要人纔支橕,高校教育需要平臺鍛煉,二者互為補充、互相促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纔瓶頸制約。五常市選擇高校人纔到鄉鎮掛職,就是要充分借助高校智力密集的優勢,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動地方振興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鮮活力量。

  1988年出生的謝騰龍,是東北農業大學2015級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博士研究生,專業研究方向是玉米高產。他此次掛職任背蔭河鎮鎮長助理。談起掛職的感受,小謝深有感觸的說:『我是學農的,很想看看真正的農業生產,多體驗鄉風民俗。4月20日到任後,我協助鎮長負責美麗鄉村建設。正是春耕大忙時節,我和農業副鎮長經常跑村屯到春耕一線了解情況。背蔭河鎮是旱田為主的鄉鎮,我發現農戶在化肥農藥的使用上一次用量還是很大,一年一次圖省事,我就考慮引導農戶如何科學施肥,自己所學的知識都能派上用場了,自己心裡也是很欣慰和興奮的。』

  背蔭河鎮鎮長劉艷威介紹說,全鎮有旱田7萬畝、水田2萬畝。五常市正實施節水擴稻工程,全鎮去年實施旱改水3000畝,今年還要旱改水3000畝。小謝有專業知識,到鎮裡主要協助鎮長和農業副鎮長負責農業和扶貧工作,大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有助於增強學術研究的實踐經驗,給缺少高水平專業素質的基層乾部也能帶來新知識,這種引進人纔能起到雙贏的作用,也很接地氣,我們基層很需要。

  學子虛心學習本領廣闊天地展新作為

  這次24名掛職五常市各鄉鎮的高校學子,都是各高校精心遴選的『精兵強將』,滿載著高校黨委的充分信任,也承載著五常市委的厚重期望。

  學子們像飽滿的谷穗一樣謙虛,到鄉鎮工作後積極加強調查研究,學習掌握鄉鎮工作運行規律,向基層乾部群眾學習,盡快完成角色轉化。

  蔣昆騏是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學院世界經濟專業2017級碩士研究生,此次掛職到龍鳳山鎮任鎮長助理。談起這段時間的掛職感受,小蔣滔滔不絕地聊起來:我來到鎮裡了解後纔知道,龍鳳山鎮是五常大米稻花香2號的發源地,《舌尖上的中國2》就是在這裡拍攝的。我是學經濟的,挺關注鎮裡的大米產業發展現狀。鎮裡的農戶主要以種植水稻為主,但是產品卻參差不齊,好大米卻賣不上更高的價錢。主要是因為產業鏈短,很少有大米的深加工產品,都是以主食為主。以我這段時間的了解,主要是沒有形成深加工的環境,深加工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但是,只有延長產業鏈,纔能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大米深加工可以做成加熱盒飯、零食小食品等,我會繼續與鎮裡研究這方面產業化的新思路。

  龍鳳山鎮黨委書記王洪君談起小蔣的學識也是嘖嘖稱道,他說,龍鳳山鎮是五常市水稻面積最大的鄉鎮,共26萬畝,佔全市的九分之一,有40多家大米加工企業。就像小蔣說的,我們農業是大而不強,小而分散,沒有產出更高的附加值,還沒有真正體現出『中國最好的大米』五常大米應有的價值。引進高學歷高水平人纔,是件大好事,是市委的好決策。我們基層一定會多向高端人纔學習先進的思想理念,學習市場經濟知識,把我們鎮的主打產業做大做強,讓更多的農戶獲得更大的收益。

  五常市委書記張希清說:『功以纔成,業由纔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歸根到底要靠人纔實力。我們要把人纔作為支橕發展的第一資源,牢固確立人纔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識纔引纔,愛纔用纔,敬纔留纔。掛職乾部在五常市工作期間一定會學有所獲、掛有所成,他們會因五常而更精彩,五常會因他們而更美好。東北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謝騰龍(左)與鎮乾部一同調研棚室經濟。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聚文明力量 促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