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13日訊 在推進深哈合作進程中,哈爾濱市學習借鑒深圳『放管服』改革經驗做法,結合本地實際,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日前出臺《關於開展強區放權改革工作實施方案》,以推進『強市簡政、強區擴權、強街固網』系統工程為主線,以強區放權改革為突破口,整體優化市、區、街道職責配置,完成了配套事權『全鏈條、全流程、全領域』下放,共下放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175項,實現政務服務的精准供給和便民利企。
將區級行使效率更高的權力事項下放到區
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哈市將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在承接落實好國家和省下放事權的同時,重點圍繞企業登記注冊、投資審批、規劃建設、城市管理、公共服務、駐區機構管理等領域,加快將區級行使效率更高、更加便民利企的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下放各區。
《實施方案》明確,哈市將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堅持『多取消、審一次、真備案』,著眼國家政策取向,在保證市場秩序的前提下,再取消一批事權;按照權責一致要求,辦理行政許可事項做到在市區內只能審一次;推行備案就是告知制度。提高投資項目審批服務效率,審批時間再砍掉一半。各類企業開辦時間再減少一半。全面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與『多證合一』等其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進『照後減證』,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同時,進一步為市場主體減輕負擔。加強對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的監管,查處和清理各種與行政職能掛鉤又無法定依據的中介服務收費。重點整治住房公積金、供水、供電、供熱、供氣、消防等提供公共服務的壟斷行業和部門指定交易、差別待遇、濫收費用、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條件等限制競爭行為,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全面剔除部門和提供公共服務的壟斷行業企事業單位在政務服務事項經辦過程中,擅自增加企業與群眾辦事環節、要件數量、不合理要件格式、指定第三方服務機構等各類『奇葩』規定。
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按照《實施方案》,哈市將進一步推動政務服務流程革命性再造,強區放權改革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建設內容全覆蓋、服務全方位、事項全程辦的全市標准統一的政務服務平臺,打造網上政務服務統一出口和入口,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打通橫向部門間、縱向層級間碎片化的信息孤島,構建全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體系,推動跨層級、跨部門、跨系統、跨業務數據共享和替換,實現能通過數據共享獲取的材料、能通過網絡核驗的材料、前序流程已收取的材料均不需提交。
《實施方案》明確,以減環節、減材料、減證明、減時間為目標,哈市將整合優化部門審批事項業務流程,形成協同通辦的網上辦理機制。推動開辦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建築設計及施工許可、不動產登記、電力接入等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事項在流程再造、協同審批上取得突破,構建『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協同辦理新機制。
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區、群眾辦事不出街
《實施方案》明確,要推動『以部門為中心』向『以辦理人為中心』管理思維和模式的轉變,重構區級政府運行體制、運行機制和運行方式,向全國最高標准看齊,持續推動流程再造,厘清權責邊界,促進下放事權行政效能最大化、政務服務便利化。
根據服務對象、服務內容不同,《實施方案》要求各區要提供差別化政務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區政府建立區、街道、社區三級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服務體系,真正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區、群眾辦事不出街。
全力破解多層執法、多頭執法問題,減少行政執法層級,整合行政執法資源和職能,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加大對相關部門系統內業務關聯度高、執法內容相近、執法方式類似的執法隊伍和職能整合,實現『一個領域一支隊伍』『一個區域一支隊伍』執法。
強化『一門式』服務模式社區應用
《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街道職能轉變、建立權責清單制度、優化街道黨政機構設置、深化街道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通過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強街固網』,推進城市治理和服務能力精細化、科學化、現代化。
據悉,下一步,哈市將統一設置街道政務服務中心,建立政務中心與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的服務通用目錄和項目清單,強化『一門式』服務模式的社區應用,實現『一窗多能、全科服務、全區通辦』。探索社會基層治理網格化新機制,整合街道、社區網格監督員、城管協管員、社區保安隊員、勞動保障監察協管員等城市綜合管理輔助力量,實現『多職合一、一人多職,多網合一、一網多用』,打通社區(村)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