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0日訊(記者 姜輝)下半年,哈爾濱市將重點打造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將一批地域優勢明顯、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農村敬老院發展成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對農村居家和社區老年人開展醫療護理、康復、臨終關懷等服務。這是記者從20日舉行的哈爾濱市加強養老機構安全管理、提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推進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工作推進會上獲悉的。

今年下半年,哈爾濱市將對養老機構安全和服務質量提昇工作全面進行『回頭看』,對安全隱患較大、整改不力的養老機構要進行停業整頓或堅決取締,並在全市范圍內通報批評。

據悉,今年上半年,中美、中日合作養老機構落戶哈爾濱,醫達星源、省中醫藥大學附屬二院哈南分院等大型醫養綜合體開工建設,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十大方面任務也全部啟動,12349助老信息服務平臺『一卡通』、智能終端項目進入測試階段,香坊區哈安社區、松樂社區,松北區觀江國際社區等第一批老年人照護中心項目也已投入使用。
會議確定,年內哈爾濱市要培育一批機制健全、運行有序、群眾滿意、可復制推廣的示范典型,重點要圍繞老年人照護中心、養老服務驛站、養老機構延伸服務、智慧養老服務網絡使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展開。下半年,哈爾濱市將加快建設農村養老服務體系,主要重點打造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將一批地域優勢明顯、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農村敬老院發展成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對農村居家和社區老年人開展醫療護理、康復、臨終關懷等服務,並將服務輻射到周邊農村社區和農村養老互助點;還將不斷完善互助式養老服務模式,在行政村或較大的自然村,動員條件較好的村民或村民組織(農業合作社),興建居家養老互助點、幸福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養老服務設施,通過有償或無償的方式,為轄區老年人提供照護、文娛、健身、助浴、助餐等服務項目;同時建立健全農村留守老人服務制度。
區、縣(市)要建立縱向貫通鄉鎮(街道)和村級的留守老人信息臺賬制度,橫向連接民政、公安、司法、財政、人社、文化衛生計生等部門,交換留守老人相關信息;村委會要建立留守老人定期探訪制度,在本村范圍內,按照村民小組分布建立留守老人定期探訪隊;村委會和農村老年協會要共同建立留守老人分類管理制度,通過入戶踏查和鄰裡訪談,對特困、低保、重點貧困戶、殘疾、收入尚可等家庭留守老人實行分類管理,提供差別服務,滿足各取所需。
會議還對養老機構提昇服務質量115項工作要點進行了重點解讀。
哈爾濱市各區、縣(市)民政局和養老機構組織(企業)負責人近300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