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誠信建設萬裡行]匠心承諾 書寫誠信——記『雷鋒鞋匠』孟廣彬
2018-07-31 14:39:5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秘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31日訊(記者 周秘)他立足小鞋攤,注冊『雷鋒號』,30年如一日,踐行著誠實守信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是黑龍江省第一位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黨員,始終熱心公益事業、愛心服務群眾,他的資助對象達200餘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5萬餘元,做好事5600餘件,義務服務對象達1萬餘人。他就是雷鋒鞋匠孟廣彬,曾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雷鋒鞋匠孟廣彬。

  以雷鋒為榜樣,亮出承諾服務他人

  30年來,孟廣彬一直堅守著自己的承諾,義務為貧困大學生、社會弱勢群體、部隊官兵修鞋12萬餘雙,免收費用約8萬餘元,被人們譽為『雷鋒式的好鞋匠』。他的鞋攤有一塊小黑板,上面赫然寫著:『鞋子穿壞請別愁,廣彬為您解懮愁;生活之中互幫助,雷鋒精神記心頭。』他還行程萬餘公裡深入部隊為戰士們修背囊、帳篷、防火服、救生衣等軍用物品5000多件,手把手教會了300多名戰士修鞋手藝,為部隊贈送了9臺修鞋機器以及修鞋工具和修鞋材料。

  然而,孟廣彬也有遺憾的事。1995年8月24日,孟廣彬的大哥發來電報說母親重病要他盡快回山東老家,但是,由於鞋攤還有五雙修好的鞋,大學生還沒來取,他一直等到傍晚學生們下課把五雙鞋取走,他纔趕到火車站,買到第二天的車票趕回山東老家。由於他堅持誠信做事,耽誤回家的行程而沒趕上見老人最後一面。

  立足小鞋攤,用誠信鑄造良心品質

  『我雖然是個修鞋的,但我得對得起別人對我的信任,更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修鞋的每一塊皮子、每一個釘子、每一瓶膠、每一團線,我都用最好的。我修過的鞋絕不讓顧客再修第二次,我不能坑人。』孟廣彬告訴記者。

  81歲的王子厚老人,家住道裡區西十二道街,他的左腿比右腿短10公分,穿的是一雙特制的皮鞋,每當鞋穿壞,拿出去修,都因為費時費力,又不賺錢而無人肯修。一天,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專門找到孟廣彬,孟廣彬仔細觀察了老人的雙腿和皮鞋後,用了一整天的時間把鞋修好。第二天,將修好的皮鞋親自送到老人的家中,老人穿上後贊不絕口,並堅持要多付錢,他說啥也不收,老人激動之餘,寫了四句詩送給他——『修鞋不是為賺錢,方便群眾解懮難,尊老扶困重誠信,學習雷鋒美名傳』。

  哈師大中文系劉雯雯同學說:『假期時在外地修鞋,粘一個鞋跟20元,回到學校孟師傅這裡,修一個鞋跟5元錢,明碼標價,不僅用料好,修得結實又便宜,下次還來。』

  堅持誠信為本,用行動踐行誓言

  1992年春天,孟廣彬在哈師大南校區西側門收拾修鞋攤時,發現鞋攤附近有一個棕色的皮兜子,打開後看到有很多錢,他正准備送到和興派出所時,附近做洗發香波的殘疾人王廠長來到修鞋攤,詢問是否撿到他的棕色皮包,孟廣彬將包還給王廠長,當看到包裡面1萬元錢一分不少時,王廠長要給孟廣彬200元錢作為答謝,被孟廣彬婉言謝絕,第二天王廠長又邀請孟廣彬吃飯,也被孟廣彬謝絕了。王廠長很感動,他說:『沒想到你這個小山東這麼誠實,兜子裡的錢足夠你掙好幾年的,你這修鞋攤不要了,一走了之,拿這些錢乾別的去,也能改變你現在的處境。』,但是,孟廣彬卻用朴實的語言說:『廠長,那不是我的錢,我撿到了還給你是應該的,我人窮志不窮,人活著不就是活個仁義、講個誠信嗎?花別人的錢不好受啊,不是用自己雙手掙來的錢,買東西吃著也不順暢啊!』

  孟廣彬在30年的修鞋過程中,經歷過很多這樣的事,生活並不富裕的他共拾到並還給失主的現金、支票等錢物近20餘萬元。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誠信建設萬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