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坊區民生大廈辦事大廳秩序井然。

市民在香坊區民生大廈辦理業務。
黑龍江日報8月2日訊 『自家找』變『百姓評』,『兩告知』變『雙隨機』,『軟尺子』變『硬板子』,三項轉變讓香坊區100餘家單位的300餘個政務服務窗口改變了好作風,變出了香坊區令人稱道的便民利商好環境,變出了服務對象滿意度的不斷攀昇。
近年來,香坊區委區政府重視政務窗口的服務改善工作,采取多項創新性舉措,推動政務服務水平穩步提昇。2017年7月份以來,該區開展了『百家窗口百姓評』整頓作風活動,在過去作風整頓的基礎上,嘗試針對窗口單位服務工作,通過三項轉變,破解了過去窗口單位在作風建設中的長期無法解決的『頑疾』問題,解決了一批窗口服務方面的突出問題,提高了服務效能、轉變了機關工作作風,優化了營商環境,『崗位都是窗口、人人都是環境』的服務理念在該區已深入人心。
『自家找』變『百姓評』把窗口服務問題挖出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針對政務服務窗口長期的各類不良作風,在去年開始的作風整頓行動中,香坊區一改以往單純依靠窗口部門自我查找發現問題的工作慣例,嘗試引入外部力量進行作風問題評議。通過各行業部門和街道辦事處推薦、區作風辦審核的方式,聘請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機關乾部、企業代表各20人,居民和街道代表100餘人,共計200餘人作為監督員,對全區政務窗口進行『挑刺』。
這種方式,在程序上保證了監督人員基數充足、層次廣泛,避免了人情利益關系的影響和乾擾,確保了窗口服務問題查找的客觀性、真實性和充分性。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地曬出窗口部門的『家丑』,挖出窗口部門的『病灶』。活動開展10個月以來,該區累計查找出窗口服務作風問題1100餘個,有效解決了以往整頓作風優化環境中看不到、看不清、看不准自己問題這個最大問題,為下一步整改打下了堅實基礎。
『兩告知』變『雙隨機』將窗口服務動力壓出來
檢查是整頓作風的必要手段,但是以往的檢查方式一般都會采取事先告知檢查時間、檢查對象的『兩告知』方式,使政務窗口有了充分的准備,檢查中看到的雖是『最好』的,卻不是窗口的工作常態。
此次,香坊區開展的『百家窗口百姓評』活動,采取了隨機選取政務窗口、隨機選取監督員的『雙隨機』方式,堅持每個工作日組織若乾由2~3人組成的監督小組,對5~10家單位進行檢查和評議,每個月對納入評議范圍的110家單位的303個政務窗口全覆蓋檢查一遍。僅去年下半年,就累計出動140批次1450人次,開展了1000餘家次的密集檢查,完成了從『告知檢查』向『隨機檢查』的徹底轉變。檢查的頻繁性和日常化,促使各個政務窗口時刻保持緊張狀態,潛移默化中將迎檢時的高標准、高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中,變迎檢壓力為服務動力。
『軟尺子』變『硬板子』讓窗口服務整改動起來
窗口服務問題之所以會重復、反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問題整改不到位,上面推一推,下面動一動,上面不推,下面不動,責任落實的『尺子』卡得不嚴,失之於寬、失之於軟。
針對窗口問題整改難這一頑疾,香坊區將過去推動整改的『軟尺子』換成了『硬板子』,通報、問責毫不含糊。截至目前,已對33個單位、41個窗口、34人進行了通報和處理,對連續3次排名靠後的某鎮黨政主要領導進行了誡勉談話,責成連續3次被通報的某局領導代表全區所有問題窗口,並公開向社會做出整改承諾,所有通報和處理結果均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示。在高壓懲處態勢下,各單位紛紛針對政務窗口服務問題,認真制定整改方案,大力推進問題整改,共完善工作制度127項、改進服務措施68項,一大批窗口服務問題得到有效整改。全區政務窗口評議平均得分由活動之初的70分左右躍昇到85~90分,60分以下的『不及格』現象全面杜絕。
據香坊區作風整頓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開展『百家窗口百姓評』、推進作風整頓工作中,香坊區堅持問題導向,主要領導和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體驗辦事流程,社會監督員明察暗訪、監督評議。同時,高舉問責『殺威棒』,對評議排名靠後、服務群眾不力的單位對癥下藥,已有問題不回避,解決問題不含糊,抓住了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牛鼻子』,實現了窗口部門擁護、服務對象滿意的『雙贏』局面。同時,建立區級領導日巡查、轄區企業月評議等常態化工作機制,監督力度不斷加大,對營商環境評議指向針對性更強,涉企涉民服務事項評議應納盡納,『窗口』的有形邊界向所有政府崗位延伸,環境評價標准也由基本的規范服務向更具挑戰性的區域品牌服務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