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紅色傳承白山黑水 『三五紅色聯盟宣講團』走進牡丹江八女投江群雕
2018-08-03 13:35: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許諾 莊園 李澄 郭麗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8月3日訊(記者 許諾 莊園 李澄 郭麗穎)『爺爺,爺爺,您能給我講講八女投江的故事嗎?』『好,那是1938年的10月,以冷雲為首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與日偽軍展開激戰。她們主動吸引火力,使部隊主力迅速擺脫敵人的攻擊,但卻被敵軍圍困河邊。在背水戰至彈盡的情況下,她們誓死不屈,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唱國際歌,集體沈江,壯烈殉國,他們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在人民群眾中廣為傳頌。』

小記者認真聽講。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3日,『黑土地的紅飄帶』——追尋英雄足跡,傳承紅色基因『三五紅色聯盟宣講團』大型尋訪活動開啟第二天的行程。宣講團來到了牡丹江畔的江濱公園,走進群雕前,映入眼簾的是八女雕塑和黑白山水浮雕。

宣講團在牡丹江畔合影留念。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烈日炎炎下,東北網的小記者們舉起相機拍照留念,小記者王拓、袁妙言、李思琪拿著手中的筆迅速的在小本上記錄著碑文上的字。在八女投江紀念群雕前,東北民主聯軍將領王明貴之子王曉江在群雕面前,根據群雕的設計造型,逐一向小記者們介紹,『被抱著的這個就是年齡最小的王惠民,犧牲時年僅13歲。』

抗聯老兵的榮譽勛章在陽光下格外耀眼。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東北網小記者王拓告訴記者,自己所學的課本上有八女投江的故事,而這一次是第一次『走近他們』。『聽了爺爺們講的故事,女英雄們的高尚氣節強烈地感染了千千萬萬個中國人民。八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身為共產黨員、抗聯戰士,他們寧死也不做俘虜,我今年11歲,與王慧民的年齡差不多,而他們把自己年輕的生命貢獻給了祖國,寫下壯麗篇章。』

抗聯老兵王濟堂每到一處都會重溫歷史記憶。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在宣講團裡,已經89歲高齡的抗聯老戰士王濟堂,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一席軍裝,在牡丹江高溫36度的天氣裡,王濟堂老人面向八女投江的群雕敬上軍禮。在他心中有無數個抗聯故事,也親身經歷著抗聯時期戰爭,然而每一個故事他都認真聆聽。

宣講團領隊人王軍為小記者們『留作業』。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宣講團吸引了周邊市民駐足聆聽。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隨後,宣講團踏上去往齊齊哈爾的路上。路途中,小記者們再次講起八女投江的故事,東北網小記者錢永澤說,八位女戰士面對生死抉擇,毅然選擇了投河。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更應該要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要做新時代的小戰士,好好學習,奮發努力,長大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不辜負革命先烈對我們的殷切希望。

責任編輯:李玥